市政协主席 薛良
2013年4月28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以“创新思路,优化城市管理”为主题的委员论坛,8位来自城市管理条线上的政协委员作了精彩发言;市城市管理有关部门、街道社区负责人到会,听取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今天的论坛,大家进行了思想的交流,智慧的碰撞,相信对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和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建设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刚才8位委员的发言,我都认真聆听了,觉得可以用“三个充分”来概括:一是充分反映了政协委员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建功立业的务实作风。大家的发言结合本职工作,不管是物业管理、城管执法,还是交通建设,数据详实,事例生动,都是平时经验的积累,反映了极高的专业素养。二是充分展示了政协委员履行委员职责,积极建言献策的良好形象。大家的发言立足市情实情,经过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和深层思考,包括园林绿化、环境治理等,提出的意见建议事关江阴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形象的提升,展示了极高的参政议政水平。三是充分体现了政协委员心系江阴未来,积极建设家园的满腔热情。8位委员真诚指出不足,坦诚提出建议,体现了一名政协委员对家乡未来发展、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热情。今天因为时间原因,只有8位委员作为代表发言,但他们的身后是广大的政协委员和各个界别群众。今天的发言,也将激发全市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各组成单位,包括政协委员所联系的群体集思广益,创新思路,为完善和优化江阴城市管理出谋出力,为早日建成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夯实基础。
同志们,规范而高效的城市管理,是确保城市规划全面实施、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城市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我们必须立足实际,更新理念,大胆探索,勇破难题,加快实现江阴城市长效管理,不断优化区域整体环境。下面,我结合大家的意见,就推进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再强调几点,供参考:
一、要科学分析,正确认识江阴城市建设管理现状
这几年来,我市围绕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建设目标,不断加大投资强度,加快建设速度,大力推进城市发展,大幅度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壮丽画卷正有序展开。
一是城市规模变大,城市化进程加快。前不久,我们在几轮区划、机构调整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了夏港、申港、利港的发展资源,成立了临港街道。按照党的十八大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通过不断的资源整合、框架拉升,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是现代规划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按照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的要求,我们已经制订了城市总体规划、标志区规划等重大规划项目,完成了一批专业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及全市域地下管线探测等,有力地指导了“两路一河”、安置房和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完善,为有效推进城市管理奠定了较好基础。
三是城市管理提升,环境改善加快。通过土地储备运作、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拆迁机制、推进社区管理等措施,我市城市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科学化分工充分调动了各部门的积极性,实施老小区改造、村庄环境整治、拆违控违,实现了生态与人居环境的明显改善,树立起了江阴城市的崭新形象。
这些年来,我们在城市建设管理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今后的压力更大。跳出江阴看江阴,学习先进地区看江阴,我们在城市发展建设上还有很大差距,面临很大的困难。我们的城市承载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管理同步性有待进一步强化,城市形象有待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用地、资金压力有待进一步缓解。这些牵涉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好好研究、科学处理。
二、要统一思想,不断坚定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抓城市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形象,既是江阴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市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更是全市各级党政组织义不容辞的职责任务。我们要站得高,看得远,充分提升对城市管理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要坚决把城市管理作为改善民本民生的有效途径。加强城市管理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抓规划管理是为了优化城市空间;抓园林绿化和环卫保洁是为了城市环境美化净化;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为了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抓城乡道路建设和交通秩序管理,是为了保障群众出行便利和安全;抓市场管理,是为了满足群众需求,保障群众生计;抓环保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群众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抓综合执法是为了维护市容市貌、城市秩序,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我们一定要建管并重,综合治理,在全面提高城市品位上下功夫,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二要坚决把推进城市管理作为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必由之路。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标志性建筑展示的是城市发展硬实力,城市精神风貌和社会文明程度则反映了城市的软实力。加强城市管理,就是要全面提升城市的软实力。要把我们的城市环境做优、做美、做精,全面提升吸引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三要坚决把推进城市管理作为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课题。现代城市的复杂性决定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能否管理好城市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考验。“管理”相对“建设”来说,难度要大得多,要把城市管理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统一思想,凝心聚力,通过加强城市管理来提升执政能力,共同建设我们和谐美丽的家园。
三、要优化理念,始终做到城市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管理日益显示出其民本、规范、服务、效率的特征和要求。我们必须从全新的角度、更高的起点不断完善综合协调机制、责任包干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市场竞争机制、考核激励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全心全意做好城市管理工作。
一要尊重民意,在城市管理社会化上下功夫。加强城市管理,政府部门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把人民群众的舒适、开心、安全、健康、幸福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堵疏结合,注重人情化关怀、人性化操作,扶助困难群体,缓解社会矛盾和管理压力。同时,还要将城市管理与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广大市民的主体作用,善于依靠、发动、组织群众、社区、企业、社工组织共同参与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发挥全社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的良性互动。
二要生态宜居,在城市管理精细化上下功夫。作为一座工业城市,这些年来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现在又正在大力度推进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建设,对于生态宜居、环境文明应该有极高的自觉。在城市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要牢固树立生态意识、精品意识,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投入力度,完善城市功能,逐步改善城区环境。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注重对城市细节的打造,从小处入手,栽好每一棵树、铺好每一块砖、装好每一盏灯、管好每一件事,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
三要整合资源,在城市管理科学化上下功夫。城市管理是一门科学,更需要提高科学化水平。要切实发挥城市管理委员会作用,以组建完善市公用事业管理局为契机,整合公安交警、城管、环保等执法力量和“数字城管”、技防网等先进技术,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教育等多种手段,统筹城市环卫保洁、市政公用设施、园林绿化、交通等各方面资源,按照职责任务分工,协调落实管理细则。要坚持属地管理,构建市、镇、村(社区)三级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形成条块结合、责任明晰的网格化综合管理体系,实现对管理对象空间上、时间上和责任上的精确定位,提升城市管理工作的防范能力、执法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实现长效、有序、动态、文明的管理新机制。
四要特色发展,在城市管理人文化上下功夫。一个城市之所以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主要还是历史的积累、文化的沉淀和心理的认同。江阴北依长江、工业发达、历史悠久,这是我们的骄傲,更多地要发挥这些优势和特色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将悠久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理念传导到社区网格、千家万户,落实到建设管理的细节处,引导市民的行为规范,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实现城市文化内涵的延伸和提高,使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更加得到大众的认知和认可。
五要区域协调,在城市管理一体化上下功夫。城乡统筹,不仅要体现在城镇化发展中,也要体现在城市管理中。要把城乡一体化的要求贯穿于规划、建设到运行的管理全过程,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管理向农村辐射,促进城镇之间、区域之间的集约化协调发展和区域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最后,希望我们每位政协委员,包括街道社区的党员干部,一方面要继续关心和支持城市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对当前我市城市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正确看待,对这些问题我们既要理解和体谅职能部门的难处,又要帮助做好周围群众的思想解释工作,还要积极提出更好的对策建议,尽快解决问题,共同把我市的城市建设与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