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提案办理
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0043号提案的办理函复
发布日期:2017-07-05 来源:

民建江阴市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助推产业强市建设的建议》,市政协委员会、市人民政府已交我单位办理,现将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根据你们的建议,市政府将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坚持突出产业向中高端攀升这个核心,结合江阴产业基础和创新优势,沿着“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特色产业基地——科技特色产业园”的发展路径,推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打造一批具有江阴区域特色的高端化、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一要实施重点科技研发计划,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本着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原则,重点扶持石墨烯、碳纤维、机器人、膜材料、微电子、智能电网、生物医药、物联网、大数据、航空航天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聚焦这些领域,启动实施重点科技研发计划专项,引导企业突破一批产业前瞻性与共性关键技术,支撑形成一批高价值知识产权和战略性产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二要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计划,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提升。重点围绕培育高端机械装备及智能制造、高效新能源发电及系统集成、高档服装及高性能纤维、节能环保装备、绿色船舶及海工装备、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和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等一批高附加值创新型产业集群,启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加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集成推进一批创新水平高、产业带动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引领和支撑我市主导优势产业跨越发展。

二、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群体,持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切实将创新资源引到企业,将研发机构建到企业,将创新政策落实到企业,将科技服务覆盖到企业,培育以“科技型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上市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为梯队的创新型企业集群。一要深入推进“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瞄准世界一流水平,遴选一批具有较大规模优势、较强创新实力、具备发展潜质的骨干企业,采取重大科技项目攻关、产学研协同创新、高层次人才团队培育、国家科技合作等方式,引导企业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动规上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研发机构、产学研合作“三个全覆盖”,不断增强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培育一批能够引领产业变革、具备先发优势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二要深入推进“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突出精准施策,采取科技信贷、股权投资、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知识产权质押、扶持“新三板”上市等方式,激发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小升规”“小升高”,打造一批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高、拥有核心技术、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业,加快实现裂变式发展。

三、着力提升创新平台载体水平,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以建设国内有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加强分类指导,合理布局资源,着力完善以“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园区——创新型乡镇——创新型社区——创新型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一要突出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高水平建设江阴滨江科技城,全力打造“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接力式孵化体系,不断提高江阴国家高新区创新浓度,打造区域创新示范引领高地。二要突出构建一批重大创新载体和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加快完善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众创空间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平台体系,使之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建设农村科技服务超市、星创天地等农业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供有力支撑。三要突出提升企业研发机构层次。深入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每月组织一次专题产学研对接活动,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生工作站等研发机构,不断提升企业研发机构的研发能力和创新绩效。

四、着力实施人才强企计划,加快构筑“双创”人才高地。大力实施暨阳英才计划,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大力实施人才强企计划,加大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加快打造“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高地。一要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支持企业以创新需求为导向,大力引进诺奖得主、“两院”院士、省“双创”人才等高端科技人才。深入开展海外博士江阴行、“两院”院士江阴行、教授博士柔性进企业等活动,以兼职兼薪、特聘顾问、成果转化等方式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澄开展人才智力服务。二要深入实施实用型人才培养计划。探索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加强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培养创新人才,支持企业为高校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和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壮大企业实用人才队伍。大力实施科技企业家培训工程,努力建设一支具有国际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科技企业家队伍。

五、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打造一流的创新生态为目标,有效整合政策、项目、金融等各类创新资源,营造浓郁的创新文化环境,集成支持大众创新创业,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科技创新创业的活力。一要加大科技政策落实力度。全面落实各级各类科技政策,进一步完善我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加快建立覆盖企业初创、成长、发展等不同阶段的政策支持,提高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服务能力。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和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引导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二要深化科技项目体制改革。根据市开展“放管服”集成改革试点建设要求,围绕科技创新和简政放权工作部署,对现有的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建成统一开放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平台,将本级科技各类项目申报均采用网上申报形式进行,方便企业操作,并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管理的全过程公开、全周期管理机制。同时,建立市科技计划项目信用管理体系,对科技项目实施管理中的各类主体进行信用管理,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财政科技资金效益的最大化。三要加强科技金融扶持对接。大力开展科技金融合作,发挥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的作用,扩大科技信贷投放,大力支持科技创业和科技中小微企业发展。创新运作模式,进一步加大股权投资力度,加快推动科技成长型企业跨越发展。四要营造科技创新文化氛围。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发挥专利执法巡回审理庭作用,形成知识产权联合执法协调机制和纠纷快速响应机制。每年举办科技节、知识产权宣传周、质量宣传月、科普活动日、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大力倡导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导向,培育创新的意识、激发创新的潜能、激励创新的行为,在江阴全市上下营造浓郁的创新文化氛围。

2017年7月5日

】 【 打印】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