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天地 > 专题发言内容
关于进一步推进江阴市全民阅读社会化发展的调查与建议
发布日期:2018-01-24 来源:

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

近年来,我国民众的阅读率和阅读量在上升,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017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了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较2015年的79.6%略有提升,图书阅读率为58.8%,较2015年的58.4%上升了0.4个百分点。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其中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电子书阅读量为3.21本。纸质图书阅读量远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全民阅读的氛围还不浓,国民的图书阅读率还比较低,人均阅读量还比较小,阅读质量还不高。为此,2017年年初,江阴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确定与江阴市文广新局开展全民阅读发展对口协商活动。在这过程当中,学习文史委进行了详细分工,委组政协委员深入调研,分别赴本市相关部门和有关图书馆,如市图书馆和公私合作模式的“三味书咖”新华社区分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远望分馆,以及民营独立创办的香山书屋,听取开展全民阅读的运行情况,同时还组织到吴江、张家港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先进经验。通过走访座谈、对口协商会等形式,对如何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提出建议措施,形成了详实的调研报告。

一、我市全民阅读社会化发展的成效

一座书香浸润的城市,必将是充满人文精神与创造力的城市。2013年获评江苏省首批“书香之县”的江阴市委市政府,把书香城市建设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的重要抓手,围绕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城共建、全民共享的思路,形成了以读书活动指导委员会为核心的全民阅读活动组织体系。2015年,江阴市综合阅读率达90.5%,2016年入选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书香城市(区县级)”发现活动名单并获评江苏省首批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市,2017年获评江苏省首届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市。主要在“三个重”上下功夫:

1、重引导,打造引领发展的阅读品牌。上世纪90年代中期,江阴秉承“富口袋”更要“富脑袋”理念,在全国率先启动“一二三”家庭读书工程,即全市70%以上家庭拥有1顶书柜、订阅2份以上报刊和300册以上健康有益的藏书。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基本形成“家家有好书、人人求知识”的良好风尚。从2000年起,又将“一二三”家庭读书工程,提升为“办好一个读书节”、创建“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单位”两个示范点、评选“科技文化户”“特色文化户”和“文化中心户”的社会读书活动,并纳入学习型城市建设。随着品牌工程统筹发展、循序推进,市民群众对知识的渴求逐渐由被动转向主动。市读书指导委员会既“引领发展”,又“形成力量”,通过开展“读一本好书、学一门实用技术、找一条致富门路”“三个一”读书活动,“创二代”培训、“长江三鲜”养殖、葡萄种植等一批读书致富的科技文化户如雨后春笋遍布暨阳大地。同时,市委中心组带头组织集体学习会、专题读书会和重点课题调研活动;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带头学习调研;市委常委和党员副市长开展带学促学帮学活动,带头联系服务基层,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抓学习的良好局面。各条线、各板块坚持有分有合、互为补充,开展“书香机关”“书香村(社区)”“书香家庭”“书香企业”“书香校园”“书香楼道”等创建活动,培育全民阅读推广志愿者,建设100个全民阅读示范点,“家家讲学习、人人重读书”的阅读层面日渐广泛。1995年起连续举办20届读书节,开展各类读书活动2000余次,参与人数130万人次。2006年起,江阴市新华书店销售连续11年突破亿元大关。至2016年全市常住人口人均藏书量超过1.66册。

2、重创新,开创全民阅读的江阴模式。2014年起,我市基于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以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两条原则,探索了以“市图书馆+咖啡馆”的合作方式,创立“三味书咖”城市阅读联盟模式,“全民阅读PPP模式”开创了全国先河,被誉为“全民阅读社会化发展的江阴模式”。联盟制定了“准入标准、建设标准、服务标准、评估标准、交流机制”等五个规范,鼓励任何社会力量通过申报加入、达成合作、辅导考核、信息公开等相关手续。市图书馆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一定量的图书资源,定期流转和管理,合作双方各自提供的资源原有产权不变。市政府根据具体社会效益确定扶持补助。截至目前,丰硕茶楼等8家联盟服务点相继开放,为广大市民群众带来更多的读书便利。同时,大力推广民间公益阅读模式。创办于2011年的香山书屋,从家庭书房到公益书屋,从个人藏书到免费共享,以连锁方式建设分站,探索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文化事业的新模式,致力打造一个“纯民间、纯公益、全免费”的公众阅读平台,成为了家庭阅读推广的典范和阅读志愿服务的“窗口”,目前在全市建有3家实体书屋、面积1300平方米,25个漂流书箱点,35支阅读志愿者推广队伍。以香山书屋被评为首届全国“书香之家”为契机,市文明办大力宣传和推广“香山书屋”公益阅读运行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强化社会责任,投资兴办公益事业。经过几年的发展,“爱心树”家庭成长指导中心、格致书屋等一批民间公益阅读服务网点陆续建成开放。

3、重覆盖,构建全民阅读的服务网络。坚持把市图书馆作为全民阅读的主阵地,在建成国家一级图书馆的基础上,持续加大财政投入,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少儿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城市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自助借还机、自助消毒机、电子阅报机、电子书借阅机,努力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目前全市12所高级中学图书资源统一纳入市图书馆管理;市图书馆总面积14300平方,馆藏图书254.5万册;拥有1500平方的少儿图书馆,集绘本区、少儿借阅区、电子阅览区、数字创意工坊区等功能区一体,吸引着更多的少年儿童走进图书馆、走进阅读;广大读者可以直接通过市图书馆网页和移动手机客户端等平台登录数字图书馆,查阅电子图书、视频、有声读物、电子报刊等海量资料。市图书馆先后被评为全国“全民阅读推广示范基地”、“最美基层图书馆”。同时,按照“政府主导、两级投入、城乡一体、资源共享”总体方案,2009年起,全面启动了总分馆“一卡通”建设,到2011年初,全市17个镇(街)图书分馆与市图书馆总馆实现了借阅服务“一卡通”。各分馆充分利用现有纸质图书和数字资源,每年对辖区农家书屋流转图书2次,每次流转100册,开展农艺课堂、农家讲坛等阅读活动,不断推动阅读服务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市17家分馆共办理图书证近3000张,借阅图书116余万次,接待读者135余万人次。

二、全民阅读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江阴在社会力量参与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中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全民阅读服务体系建设上还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设施体系不共享。设施体系是全民阅读事业开展的基础条件。江阴已经形成总分馆和农家书屋体系、中小学图书馆体系、职工书屋(企业图书馆)体系和书店体系等4部分组成的全民阅读设施网络体系。网络体系要发挥效能,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为社会提供统一的阅读服务。具体而言,存在的不利因素是:(1)读书活动指导委员会的职能有待明确。目前读书活动指导委员会是部门协调机构,职能有限,主要活动均围绕读书节开展。全民阅读的规划、不同体系之间的协作等需要从全市层面进行整合的很多事宜均处于缺位状态,这些都应当成为读书活动指导委员会的职责。(2)体系呈现条块分割。总分馆和农家书屋体系属于文广新局管理,中小学图书馆体系属于教育局管理,职工书屋(企业图书馆)属于由总工会管理,书店体系则自主经营。这种局面之下,各个体系的资源、服务并不能全面共享,部分体系仅能在本系统范围内为有限的人群提供服务,不仅造成资源、服务的重复建设,也不利于全社会共同参与全民阅读事业。

2、服务效能不平衡。全民阅读服务效能不平衡性,体现在不同体系之间的不平衡、同一体系之中的不平衡等多个方面。以总分馆体系为例,以2014年为例,办证最多的分馆是办证最少的分馆的55.6倍,流通册次数量最多的分馆是数量最少的分馆的14.6倍。在读者活动与延伸服务中,部分分馆开展各类活动有声有色且记录完备,而个别分馆则偶尔才举办活动且缺少台帐资料。出现这一状况,关键的问题是总分馆体系的人财物统筹程度不够。现行体制下,分馆行政上属各乡镇(街道)文化中心管理,财政、人员、资产以及日常运行等方面归所在地乡镇(街道)管理,总馆在分馆人员聘用、管理等问题上基本没有权力,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员素质、服务规范和业务推进的问题。日常交流、业务巡查、每季度例会、年终考核等手段虽然有一定成效,但缺少实质性作用,有着较大的局限性,这就带来服务效益不高的问题。以农家书屋为例,虽然书屋数量众多,但是开放时间无法保证,人员无法到位,资源更新缓慢,没有采用馆藏借阅系统,导致不少书屋实际处于停顿、半停顿状态。

3、社会力量参与不充分。目前在江阴,全民阅读事业基本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以各部委办局、图书馆、学校等机关事业单位为主要执行力量,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各个条线、各个系统的阅读活动,虽然有部分民间阅读组织、民间阅读设施的介入,但总体上不成气候。主要的原因有:(1)政策不明晰。全市层面目前尚未就如何推动公共文化社会化发展、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全民阅读有明确的规划和政策,还处于扶持典型、就事论事的状态。在目前的情况下,明确社会力量参与全民阅读的目的、方式、注意事项是政府应当要考虑的问题。(2)方式单一化。目前大部分社会力量参与全民阅读的方式主要是捐赠图书资源、提供志愿服务等较为常见的方式,大都是自发的、零星的,属于浅层次的介入和参与,不足以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全民阅读局面的形成。虽然有自发建设公益性阅读设施的例子存在,但是其发展理念、运营水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鼓励和引导。

三、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社会化发展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市全民阅读,对于提高文化自信,尤其是形成深刻而持久的文化自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全民阅读这一道精神大餐,我们不仅要吃饱吃好,更要吃得自在、均衡与文明。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并推进全民阅读社会化过程中,注重形式的有效性与高效性,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进一步细化全民阅读政策。政府要深入研究制定保障办法和发展规划,努力形成全市书香城市建设的长效发展机制。重点加以指导引领,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出发,制定出台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性规划和意见,明晰社会力量参与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领域、具体项目以及相关要求,从而让单位和个人自由选择,并按规定程序进入。同时政府也应在政策面上加以研究,完善和出台相关文件以更加有效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设立专项资金,统筹实施专款专用,给予全民阅读建设中各项工作或品牌活动特别是创新工作的奖励与补贴。如对企业或个人参与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捐赠、冠名、赞助经费,落实税前列支等优惠政策,对企业或个人投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项目及免费开放予以一定的补助,对企业或个人兴建的公益文化设施落实非工业性、商业性用地的优惠政策。

2、创新发展全民阅读社会化模式。要进一步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三大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大力发展数字化平台。利用江阴数字图书馆、江阴移动图书馆、微信图书馆等数字化服务平台。以24小时馆内外实时在线的服务模式及一站式跨库检索的服务方式,为读者随时随地提供资源服务,形成全面共享阅读发展机制。目前,江阴市图书馆总馆已经形成了“暨阳大讲坛”“诗歌朗诵会”“绘本故事会”等若干影响力深远品牌活动,但“三味书咖”城市阅读联盟点及部分小规模的民间公益阅读点上的阅读活动还没有常态化,政府部门可以搭建平台,促使“三味书咖”城市阅读联盟及民间公益阅读点与行业协会、社会公益阅读团体实行资源共享,合作开展各类公益阅读推广活动。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加入“三味书咖”城市阅读联盟的社会力量参与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部分分馆的成功开张依赖于实体负责人较为强烈的公益服务心,如“我有一个花店”的杨总是香山书屋的资深志愿者,漫步咖啡的吴总是国际公益组织狮子会的成员,这需要政府部门向社会明确公示社会力量参与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流程及措施,保证社会力量参与全民阅读活动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3、阅读活动引向特色化与品牌化。倡导全民阅读,需要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所以培育建立一支较高水准的阅读推广人队伍在全民阅读活动中越来越重要。相关部门可以面向全市公开招募阅读推广人,通过开展图书馆管理员培训班、QQ群实时在线服务、上门辅导等方式,开设全民阅读推广人培训班,努力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培养更多的阅读爱好者,全面激发民间阅读力量的主体意识和创造力,提升阅读推广的专业化水平。另外市图书馆可以根据“三味书咖”城市阅读联盟各个点的特性增加相关专业书籍的比例,如咖啡店多放一些咖啡文化、茶馆多放茶文化与茶道、花店多放花卉百科、插花艺术、银行放金融理财等相关书籍,并且此类书籍相对固定,减少甚至不参加轮换,强化特色,引导并打造联盟点品牌,把阅读活动引向特色化与品牌化。

4、营造良好的全民阅读浓郁氛围。倡导全民阅读,需要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应重视新闻媒体的宣传推广作用,发布社会力量参与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参与指南,公示社会力量参与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设施、项目以及免费开放时间等,以提高使用效益,形成社会监督机制,相关部门应对“三味书咖”城市阅读联盟各个点定期进行实地体验,以引导营造静雅的阅读环境,使茶香、咖啡香、花香等与书香并存,经常性地宣传社会力量参与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成效,从而形成“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

】 【 打印】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