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天地 > 专题发言内容
关于合力同心 突破短板 助推我市学前教育走出困境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8-01-24 来源:

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

学前教育阶段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资源需求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的发展高度关注。市政协教文卫体委组织委员分析了目前我市学前教育存在的“短板”,并学习借鉴张家港、昆山、溧阳、慈溪、余姚等地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一致认为要进一步深化认识,通过科学规划布点、吸引社会资本多元投入、完善激励政策等措施,合力同心,突破短板,助推我市学前教育走出困境。

一、考察感受

2017年5月16—20日,市政协学前教育调研组考察学习了张家港、昆山、慈溪、余姚、溧阳的学前教育,5月24—26日在周庄镇、澄江街道召集了十个镇(街)的主管部门负责人、中心园长和部分分管领导、分园园长座谈会。7月3日调研组又与市教育局进行了对口协商会,通过考察、调研、协商,受到很大震撼。

(一)政府重视,学前教育发展方向十分明确

这次,学习考察的张家港、昆山、慈溪、余姚、溧阳等市委市政府都十分重视学前教育,分别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昆山)》《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项目书(昆山)》 《普惠性幼儿园认定管理办法(昆山)》《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昆山、慈溪)》《关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自聘老师登记、普性民办园复查)等一系列指导性、政策性文件。慈溪市提出了“以公办幼儿园为主导,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体,高端民办园为补充”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按3︰6︰1原则设立各类幼儿园。昆山确立了“个人与企业自筹资金办园,开发商建设配套幼儿园,个人与企业自筹资金、政府定学区办学,政府前期建设、个人企业投资设施共建民园”四种模式,确立了“十三五”期间以公建民营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张家港制订了以政府办园为主、公益普惠为主、省优质园为主、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公办教师为主的办学体制,“十三五”提出了“以公办园为主体,构建以政府投入为主,教育行政部门为主管,多渠道投入、多体制办园”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二)思想解放,因地制宜创新思路

这次学习考察的五个市,给我们留下印象十分深刻的还有:一是深刻研究城镇化发展规律。当城市建设中老城区低密度房子拆迁改造成高楼建筑后,适时加大幼儿园密度和容量,在新建小区中硬性规定配套幼儿园都做得十分到位,真正体现了“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教育主管部门参与全过程不缺位。二是未雨绸缪,主动应对二孩政策效应。昆山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区配套幼儿园、中小学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若干意见》,2015、2016年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分别为53.21亿元和68.41亿元,占比达13.9%和17.8%。“十二五”期间,改扩建幼儿园49所,2016年中就新建幼儿园8个,扩建1个,新增学位3690个。三是疏堵结合,多元投入创新路。针对面广量大的民办幼托机构,面对日益困难的市镇财政融资渠道,应对广大市民多元入园的不同需求,他们走出计划经济老框框的束缚,先疏后堵。昆山市出台了《民办学前教育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设立1000万专项扶持基金,支持普惠性、规范化、优质化民办幼儿园。该市还出台了《关于开展无证幼儿园清理整顿工作的意见》《昆山市学前儿童看护点建设实施意见》,提出“规范一批,建设一批,取缔一批”的原则,在3年内全面清零无证幼儿园。慈溪市全市233所幼儿园,其中民办园达204所,在园幼儿38541人,分别占91%和78%;该市获宁波市政府“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实施先进县市”称号。余姚市210所幼儿园中,公办园23所占11%,民办园181所占89%,公办园招生占20%,省等级园169所。民办园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占据了大半江山。

(三)敢于担当,政策灵活激励力度大

五个市的自然禀赋、经济条件差异都很大,但他们都能从实际出发,因地制策,找到了一条管用能解决问题的好路子,而且各地都根据各市(县)实际制订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大力度推进学前教育走在了各自省市的前列。一是投入大、奖励大。张家港投入500万以上举办民办幼儿园的,按投入额20%予以奖励;昆山市“十二五”期间对新建公办园以2500元/m2予以奖励,共奖励3.65亿元;慈溪市2014—2016年间,用于普惠性民办园奖励分别为5942万、5982万和6391万元。二是升档奖励大。昆山市对获得省优质园奖50万,苏州市优质园奖30万;张家港市对获省优质园奖20万,获苏州市优质园奖10万元;慈溪市创省一二三级优质园分别奖8万、6万和5万元。三是扶持民办内涵发展力度大。1、财政出资稳定师资队伍。慈溪市2011年始,实施非在编幼儿教师待遇保障工程,列入政府实事,按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确定非在编持证教师收入水平,并与职称挂钩。确定基数为43309元,按持证1倍、初级1.3、中级1.4、高级1.5倍递增,持单证政府补贴45%,持双证政府补贴55%,资金由财政直拨镇(街)教育办教师工资卡上。2、派驻公办教师。昆山、余姚、慈溪等市都向民办园园长支管、教师支教、保安公派;派驻教师70%报酬由财政负担,30%报酬由幼儿园考核发放。3、增加公办教师编制幅度大。余姚每年新招幼儿公办教师40名,张家港每年新招额23—25%为幼儿园教师。四是生均经费拨付足。昆山市从2013年开始,生均经费按1200元/生年,以150元/生/年幅度递增,去年已达1950元;张家港生均经费1000元/生/年。五是重视优质资源扩张。昆山市实行优质园+薄弱园、优质园+民办园,建立学前教育共同体,学前教育特色联盟,实施项目园示范,组建了15对课程游戏化示范园;张家港实施“联盟管理”全覆盖,有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园4所,美丽校园建设示范点16个,文化建设示范园10所,课程建设示范园9所。

二、我市学前教育与周边县市的差距

(一)规划先天不足,城市与社会事业发展未能同步

我市“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是城市骨架拉开、新老城市建拆全面推开,敔山湾地区、五馆一中心、老城区、芙蓉大道两侧地区、澄西地区相继铺展开城市建设的集中期,也应该是教育资源,包括学前教育资源顺应城市化发展趋势的又一布局良机。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目前“二多二少一大”的困境,即:高楼多了园变少了,人口多了园变少了,城市大了园也变得庞大了。乡镇也是如此,由于2003年前后镇村撤并浪潮兴起,绝大部分乡镇完全撤并了村级幼儿园,所有孩子均涌入镇街中心园。我们考察的昆山、余姚、慈溪人口均在200万(含外来人口)左右,幼儿总数在4万—5万之间(我市为4.3万人),但幼儿园总数余姚为210所,慈溪为233所,昆山为128所。而我市仅为99所(含民办28所),且我市28所民办园根本无法与上述县市民办园相提并论。比较突出的像城市客厅地区近2平方公里内没有一所小学,没有一所幼儿园;芙蓉大道南侧地区虽然新建了阳光假日幼儿园、要塞中心园华都分院,但仍不能满足需要。随着城市开发渐趋建成,已无余量土地重新布局新的幼儿园,我市其他新建小区特别是商业小区大多未规划新建幼儿园。规划上未重视增加学前教育公共资源的供需矛盾正在日益凸现。

(二)资源供应不足,影响我市学前教育优质化和现代化水平

近五年来,我市学前教育投入改扩建园所32所,财政投资总额4.8亿元,同期新增园所仅为昆山的65%;学前教育经费占比仅为9.12%,几乎是昆山的一半。学前教育资源供应不足,引起种种问题:一是班额加大。绝大部分幼儿园已超省规定的小班30人、中班35人、大班40人标准,像月城中心园,2002年为12班,至2016年已扩至18班,且已严重超额,大班已达46人,中班43人,小班39人。全市幼儿园小班已达40人的占50%以上。二是功能设施让位。很多的幼儿园为满足扩班需要,将功能厅改建成教室,改建成午睡室,对“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国家《幼儿园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的新要求形成冲击。三是新市民子女入园难上加难,进一步诱发无证办园。去年始,全市绝大部分公办园不再招新市民子女入园,祝塘、云亭等地2015年始已不招收新市民子女入园,公办园资源不足,规范化民办园又多年未能培育,催生了许多无证园点的设立,无证办园的势头出现加剧倾向。如:月城镇2014年无证幼托点4个,2016年增加到6个,璜土镇无证幼托机构已达18家,新城东无证幼托机构24家、容纳幼儿1972人,周庄13家。无论公办园还是民办园,无证园安全隐患都呈上升趋势。四是幼儿园超大规模难于管理。由于资源不足,布点不均,就只能对有余量的公办幼儿园反复改扩建,以吸纳附近更多常住的居民子女,形成超大规模。如西郊中心园,施教区范围3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5万人,现该园开设42班,1500在园幼儿;按省标每万人配套1所幼儿园已超6—7倍,按2016年国标每园360人规模也超标4倍。该园不仅将所有功能室全部改作教室,甚至连第3层违章搭建轻钢房也用作教室使用。幼儿园是必须家长接送的特殊单位,无限膨大的幼儿园又引发周边交通阻塞。

不仅如此,“单独二孩”政策引发的第一拨入园潮今年秋季来临,初步统计,全市户籍幼儿入园新增746名,明年秋季将比今年秋季再增505名户籍幼儿。我市本已严重的“入园难”将面临雪上加霜。

(三)资源供应不足,引发管理难、隐患多

1、合格园所资源供应不足,引发个人无序办园。由于公办园规划建设滞后,对民办园长期以来缺乏扶持政策,而幼托需求刚性化,势必引发大量个人无证办园,严重影响学前教育健康发展。据统计,全市目前拥有78所无证幼儿园,20所无证看护所(点),接纳幼儿12000余名,111所0—3岁托儿所(点)招收幼儿4700余名;两者合计近17000名幼儿在无证所点入园。座谈中,基层一线的同志反映,绝大多数无证园所均为民房、工业用房改建,园所房屋内部消防和设施均不达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无论从均等教育、社会公平正义还是生命安全的角度均与我市“百强县市之首”“文明城市”称号殊不相称。

2、公办园人满为患,优质资源不断稀释。全市41所独立建制公办园中,最少14班,最多78班(周庄),普遍超国标6—12班标准。2017年3月省教育厅对省优质园复查中,对我市已通过的省优质园中,20所面临暂缓通过,2所延期复审,2所待降级,情势非常严峻,这对我市本就不足70%的省优质园(慈溪、余姚公民办园为2︰8,但省优质园率都已超80%)无疑是沉重打击。

3、人力资源供应不足,队伍不稳,安全风险加大。一是保教人员严重不足,公办园师生比为1︰11.1,大大低于国标1︰7—1︰9的标准,且还有51名无证教师顶岗;民办园师生比为1︰11.2,教师持证率为40%。二是管理人员不足。绝大多数公办园园长、管理人员、会计、保健教师为兼职教师,但公办园独立建制后与小学一样扩大了许多社会性事务工作。如周庄实验幼儿园78班,仅有一套管理班子,3个任命的管理员,管理压力甚大。三是师资队伍不稳定。由于幼儿园公办教师编制不足,其教师主体主要为顶编聘任教师(约占23.4%),全市每年仅30名教师有希望第二次招考进入公办事业编制,因此顶编人员上升通道狭窄,收入待遇低。近年来编外教师辞职现象逐年增多,同工不能同酬,心理负担日益严重,影响这一群体工作积极性,而民办园教师持证率、专业合格率更低,流动性更大,民办园保教人员严重不足,造成幼儿游戏活动看护不到位,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家长投诉量居高不下。

三、原因简析

一是学前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严重滞后城市化。主要表现在我市城市化进程中,对学前教育的定位认识不够深,没有做到学前教育现代化与城市化“四同步”,即“同规划、同设计、同建设、同交付”,以致造成学前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严重缺位。由于规划上的缺失,致使供需矛盾加剧,有些已经开发成熟的区域这一矛盾已难以改变,或许要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成本,才能扭转这一困境。

二是学前教育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纵观张家港、昆山、慈溪、余姚等地方,学前教育与城市化,学前教育与人口出生高峰(六十年代初期我国人口出生第二次高峰的第三代恰好在“十三五”期间凸现)之间关系解决得好的地方,他们都在“十二五”期间深刻认识这一矛盾,做到了未雨绸缪,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政府(市镇街两级)、社会资本都引入学前教育投入,大规模扩大园所数量,合理园所布局,多元投入,提升优质化水平,扶持民办园发展,充实教师队伍,引入高档幼儿园资源,满足不同需求,科学应对了城市化和人口高峰浪潮的重叠,掌握了主动,获得了社会认同,提高了人民的获得感、认同感、幸福感,促进了城市文明和社会和谐。

四、几点建议

首先,深刻认识学前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基础地位。不能让我市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成为全市共识。在2017年全国“两会”上有不少代表、委员议案、提案中建议“经济发达地区要率先把学前教育列入义务段教育”是一个敏感信号,我们要深刻研究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城市化发展规律、教师成长规律以及人口发展规律,痛下决心,补上学前教育这一短板。这既是全市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更是广大百姓的深刻期盼,也是无锡市委对我市加快固长补短的殷切希望。仅靠教育局一部门之力无法解决这一历史积弊,殷切期望市级层面建立高效的领导机构协调解决这一难题。

其次,修订规划,科学合理研究布点布局。针对我市城市建设与城乡一体化推进的深度与广度,建议市政府召开教育、规划、发改、财政、国土、住建、人社、镇(街)、社区和行政规模较大村(主要是三村合并以上的)负责人座谈会,实地走访幼儿园,对全市幼儿园、幼托所听取各界意见建议,重新修订规划,科学布局布点,加紧控制现有空余地块,控制拟规划范围内现有厂房和公共设施用房,对照省标、国标布点布局,扩大总量,增加供给。

第三,因地制宜,解放思想促多元投入。借鉴昆山、慈溪、余姚、张家港等地先进经验,在政府财政负担日益加重、融资平台极其缺乏的情况下,对社会资本进入学前教育,宜采取“四个一批”的做法,即:对通过改扩建达到省标的民办幼儿园,验收发证承认合法身份,完善承认一批;对亟待设点区域的剩量土地,公共设施用房(包括厂房、学校)就地建、扩、改并举解决一批;对需设立幼儿园分园或办学点的行政规模大的村重新布点一批;以解决老百姓风雨兼程接送难问题。同时广泛联系新加坡、港澳、上海、苏州等外国外地优质办学机构,通过筛选引进一批高端幼儿园,满足不同人群入园需求。重新确立我市“立足公建公办,鼓励公建民办,发展民建民办”等多种格局并存的发展导向。

第四,完善政策,敢于担当促良性发展。建议市委、市政府站在全省领先、苏南一流的角度重新审视并研究相关政策,激励全市上下重视学前教育的良性发展:(一)设立学前教育投入奖励资金。对镇(街)、村、社区、企业和社会个人投入学前教育并验收合格的,按投入额的20—30%予以以奖代补;或者以新增学位数(按省标班额数)予以奖励;(二)升档奖励。对获得省优质园和无锡市优质园的公办、民办幼儿园,一次性奖励50—30万元;(三)提高师资配置水平。(1)对合格民办园派驻管理园长、公办教师,其工资收入主要由财政负担(原单位承担),部分由所在园考核发放。(2)公办幼儿园按国标1︰7—1︰9的师生比,配齐配足保教人员,确保幼儿一日活动正常开展和学生安全。同时,扩大顶编教师上升通道,全市目前幼儿园在编教师(事业)仅为857名,编外用工967名,按省标1︰16在编教师之规定应为2688人,缺口巨大,建议每年增拨不低于30%名额用于编外用工招考进入事业编制,连续3年优秀的,年龄从目前的35岁放宽至40岁。(3)顶编教师与在编事业教师向同工同酬逐步过渡。(4)调整持证教师拨款比例,持单证、持双证教师应有区别拨款。(5)政府购买服务。对合格民办园和引进的高端民办园,承担普惠职能,吸收施教区幼儿的,政府按公办同等园划拨生均经费,同时负担按师生比确定的保教员全年收入部分;(四)尽快调整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建议今冬明春召开听证会,按无锡文件中的标准调整我市公办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以减轻市、镇(街)财政压力,并推动民办园提高收费标准,增加办园经费,改善办园条件。

】 【 打印】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