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完善优化城市路网 打造综合交通枢纽
发布日期:2020-09-09 来源:

交通是发展的先行军,城市要发展,交通必须先行;发展要跨越,交通必须提速。高铁时代呼啸而来,如何以高铁贯通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建设、推动枢纽经济发展?在今年政协江阴市十五届四次会议期间,市政协委员时平提交了《关于高铁时代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议》提案,建议优化功能布局,加强城市交通的无缝对接,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品质。

9月3日上午,记者在锡澄轨道S1线江阴外滩站的施工现场看到,两台大型机器正在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作业,不远处几名钢筋工正在制作钢筋笼,现场一派火热的建设场景。“自今年8月开工以来,工人们战高温、保工期,目前已经完成了34幅地连墙,预计在11月底可以完成226幅地连墙。”负责该项目的锡澄轨道S1线中车总包部项目一分部工程管理人员唐建新介绍。江阴外滩站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是一座总长609.1米、宽19.7米的大站,相当于3个标准站的大小,预备设置出入口9个。包括江阴外滩站在内,锡澄轨道S1线设有9座车站,项目建成通车后,将快速沟通无锡主城区与江阴市区,促进锡澄一体化发展。

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推进的消息令人振奋,但江阴在谋划枢纽经济、城市规划建设、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方面存在的短板不容忽视。经过深入调研,时平重点就完善江阴的交通路网规划、加强智慧交通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一方面,要超前谋划,完善功能布局,加快形成立足高铁时代的新发展规划;另一方面,要在加快高铁配套道路规划建设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遥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建立推动枢纽经济发展的智慧交通管理平台。”

收到市政协委员提案后,市交通运输局高度重视,组织相关工作人员专题研究和分析提案所提的相关建议,并积极予以反馈。瞄准问题关键所在,当前,市交通运输局正在组织编制《江阴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和《江阴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50)》,将充分利用南沿江城际铁路、盐泰锡常宜城际铁路、第三过江通道(公铁大桥)、新长铁路改造及第二过江通道、沿江高速改造等契机,对城市交通的无缝对接、综合交通的优化布局及智慧交通平台创建等进行系统论证和研究,为完善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奠定基础。“我们规划建设的高铁枢纽站,将充分考虑乘客出行的舒适度,尽量减少乘客出行换乘的距离。”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傅士才透露,该枢纽站将建设成为一座集铁路(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市域轨道、公路客运、城市公交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真正做到“零距离换乘、无缝隙对接”。

】 【 打印】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