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完善城市急救体系 护航市民生命安全
发布日期:2020-09-10 来源:

许多突发急危重症或意外伤害,往往发生在途中、室外以及公共场所。在医生赶到现场之前,伤患者的同伴或是经过路人,是实施急救的关键。因此,让广大市民掌握急救常识,显得尤为重要。在今年政协江阴市十五届四次会议期间,市政协委员殷风华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急救体系  提升市民的急救素养和自救互救能力的建议》,希望进一步完善江阴急救体系建设,加强市民急救知识的普及培训。

据了解,心脏骤停后的4—6分钟,是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能否在这段时间内及时施救,直接决定着患者或伤者的生命安全。殷风华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江阴市民的急救知识普及率相对较低、自救互救能力较弱、风险预判能力不足。她认为,如果广大市民学会基本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就可以抓住宝贵的急救时间,有效提高急救的成功率。

因此,殷风华建议,政府尽快修订社会急救相应条例或办法,进一步完善江阴市城市急救体系建设,采取多种举措,不断提高市民自救、互救等急救知识的普及率和急救技能,提升院外救治成功率,更加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作为这项提案的主要承办单位,市应急管理局高度重视提案办理落实工作,针对提案列出的各项问题和建议进行了仔细研究,并召集相关部门和提案人进行座谈交流,共同商讨提案的落实与推进。接下来,市应急管理局将以全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为契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定中长期计划,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全民应急急救常识普及工作,通过系统地开展心肺复苏术、创伤烧伤等意外事故急救、家庭急救等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提高民众自救互救的能力。“今年,我们计划在江阴绿道健康驿站、成化高中、兴港社区等11家人员密集场所或运动场馆实施全民自救互救项目点建设。目前,项目点调研、对接准备工作已经完成,近期将在项目招标后组织具体实施。”市应急管理局救援救灾科副科长姚刚表示。

作为提案协办单位,市红十字会积极开展应急救护“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活动,助力全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并联合相关部门开展“自救互救培训进机关”活动,目前已培训77场,培训4073人。下一步,市红十字会将继续加强应急救护“五进”活动,加强救护培训阵地管理,加大救护培训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救护培训普及率,为保障群众生命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 【 打印】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