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江阴市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大会专题发言(三)
发布日期:2021-01-20 来源:

科学运用PPP模式

进一步提升我市民生工程项目

建设管理水平的建议

王新达代表市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发言

PPP项目作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一种创新投融资模式,对推进江阴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和民生工程项目的提质增效具有积极作用。市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提出以下建议:

(一)做足做好“前课”,减少项目“隐患”

在开展前期工作时要提前完善审批手续,完善PPP项目方案、合同审查审核机制,完善沟通协调机制,慎重选择社会资本方。

(二)加强“全程”监管,建立完善PPP项目管理体系

1.建立PPP项目合同管理体系。一方面确定协议的审核/备案、执行、监督等程序性事项,另一方面对重要履约事项定制履约管理方案,实施规范化及标准化的管理。

2.建立政府方出资人代表股东监督决策机制。政府方要通过建立出资人代表股东监督决策机制,减少政府方承担的支付责任,行使监督权,避免承担过大的潜在风险。

3.建立科学绩效管理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委托第三方机构,强化项目的过程管理,政府对PPP项目的支出责任必须与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全面挂钩。

(三)预备“后手”,破解困境再出发

1.建立稳定的政策环境,构建项目公司管理长效保障机制。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充分发挥社会资本运营管理优势,同时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政府对重大项目的把控。

2.充分协商项目公司表决权机制与管理架构。在PPP项目合同谈判和公司设立时,尽可能充分考虑将来难以调和的部分和解决办法,各方应从大局出发,作出妥协和适当让步。

3.建立PPP项目再谈判机制。政府在编制PPP合同时,应事先对再谈判的触发机制和再谈判程序进行约定,避免投机性谈判。引入第三方谈判参与机制,引导双方尽快完善能够最大化满足公共利益和双方诉求的项目方案和合同条款。

 

关于建设霞客湾科学城

打造未来增长极的建议

薛德网代表市政协经济科技和农业农村委员会发言

在“南征北战、东西互搏”发展战略中,“南征”就是以霞客湾为中心,整合国内一流的金融科创资源,打造引领江阴未来发展的优质增长极、活力创新源、美丽湖湾区、数字新高地。在分析优势和需要关注的问题的基础上,建议如下:

(一)突出规划引领,提升发展水平

一是高起点定位,二是高标准规划,三是高水平设计,四是高规格推进。

(二)突出人才引领,集聚科创载体

一是打造人才集聚高地。构建“科技+金融+人才”的创业新生态,营造优越的人才创业环境。二是招引重大科创载体。建议将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设置在霞客湾科学城并加快推进。三是落户高等科研院校。一方面要加快推动江南大学江阴校区开工建设,另一方面要不遗余力引进其他“双一流”高等院校和“双一流”学科。四是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一批创新平台,形成支撑江阴未来科技创新的战略力量。

(三)突出功能强化,提升新城能级

一是布局更优城市功能。形成“中心集聚+外围组团”布局,创造出高品质的城市环境。二是塑造更优生态环境。建议在霞客湾科学城中心区打造U形湖面,创造高价值临湖带状界面。三是坚持更优产业导向。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产业,引进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壮大生活性服务业。四是引入更优服务配套。充分考虑住房配套,保障教育医疗配套,做足商业生活配套。

(四)突出要素支撑,创新体制机制

一是提升空间利用效率。加大对相关用地指标的倾斜,提升城市空间资源集约利用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二是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建立财政稳定支持机制。三是加快锡澄协同发展。加快实现锡澄空间共构、功能共生、产业共谋、设施共建,搭建最好的合作舞台。四是推进城镇联动发展。探索实施霞客湾科学城与周边镇联动发展,实现区域共同发展。五是优化交通便利设施。构建内畅外联的交通体系,为高效率运转提供畅通无阻的立体式交通环境。

 

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

重振江阴“中医之乡”美誉

缪剑波代表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发言

江阴中医药事业底蕴深厚、基础条件好,如何进一步发挥传统优势,打响中医文化品牌,重振“中医之乡”美誉,市政协教文卫体委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提出如下建议:

(一)强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要完善发展规划,二要建强龙头医院,三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四要大力发展民营中医,五要壮大中药产业。

(二)强化流派传承创新

一要完善机构平台,建议尽快挂牌成立江阴龙砂研究院,成立“江苏省中医临床研究院江阴分院”,以促进我市中医临床研究。二要完善传承机制,建议进一步完善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的管理办法,带动江阴流派传承创新实现突破性进展。

(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要着力培育领军人才,突出培养流派后备传承人,重点加强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二要着力培养青年骨干,制订实施青苗计划,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建立“稳岗”机制,鼓励青年人才投身中医药研究和实践。三要充实基层力量,逐步增加镇村两级医疗机构中医人员的配备,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能力水平。

(四)强化中医药文化打造

一要加强阵地建设,建设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和展现江阴中医历史文化的多样窗口。二要打造中医药学术、文化品牌活动,建议将龙砂医学国际论坛纳入国家“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三要加强中医药文化科普,开展好中医药文化进基层活动,厚植群众基础。四要提升文化传播力,加大宣传力度,创作文艺作品,与文旅融合,拓宽中医药文化传播渠道。

(五)强化保障支撑

一要政策配套,制订一揽子扶持政策。二要政策精准,建议加快出台医保提高中医药报销补偿比例等政策,为中医药发展创造有利环境。三要加大投入,建议提高人均补助水平,设立全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经费,为全市中医药发展夯实基础,促进中医药跨越突破。

 

加快构建现代都市产业

奋力争当全市

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

王捷代表市政协澄江街道工作委员会发言

城市与产业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需要齐头并进,做到产城融合。就进一步推进区域城市化进程,打造都市产业,赢得未来,提出如下建议:

(一)什么样的城市能承载什么样的产业

要发挥好地域位置优势,以科学规划为先导,统筹产业发展、建筑布局,协调景观风貌,从整体上为澄江都市产业的发展筑牢基础。要发挥好交通枢纽优势,充分利用其集聚扩散功能,吸引各种生产要素,形成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实现价值增值。要发挥好产业基础优势,加快发展以数字经济、总部经济为重点的新经济。要立足主城区定位,探索无人配送、医疗健康、企业在线运营等新业态,让城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更具规模优势、竞争优势。

(二)什么样的产业能成就什么样的城市

要以传统制造业的提档升级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加快街道制造业服务化步伐,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要以现代服务业的快马加鞭强化城市服务功能,加快发展一批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打造一批高端生活性服务业,积极策划融合“游购娱”元素的各类节庆活动,培育放大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多点支撑的消费增长新格局。要以园区经济的集群联动带动都市产业发展,突出亩均贡献指标,加快腾挪发展空间,重点招引发展一批电子信息、5G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推动园区产业更新、集聚发展。

(三)未来什么样的城市能引领什么样的产业

要完善政策,加快推进与长三角创新资源平台的对接,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攻关、产学研合作,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要优化环境,提高政务服务精准度,倾力当好服务企业发展的“店小二”“急郎中”,着力为企业降成本,强化传统要素保障,强化风险防范,努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要育智集智,全面落实“暨阳英才计划”、“百千万”引才计划,办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为都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人才支撑。

】 【 打印】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