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委组动态
月城镇双泾村“有事好商量”民生专题协商议事案例入选全省典型案例
发布日期:2023-02-06 来源:

月城镇双泾村探索乡村旅游新玩法,打造“农旅+”新业态

协商平台:江阴市月城镇双泾村协商议事室

召集人:钱芳(双泾村党委书记) 

协商议题:探索乡村旅游新玩法,打造“农旅+”新业态协商议事活动

商前调研:

为更好发挥协商议事平台作用,让协商议事活动开展更接地气、聚人气、有底气,月城镇政协工委始终坚持不调研不协商的原则,扎实做好协商“前半篇文章”。

协商议事开展前一周,与相关议事代表围绕议题,“走出去”学习借鉴先进的做法和经验,积极对标找差。共同赴常州横山桥调研学习。大家到常武第一支部纪念馆,参观学习横山桥镇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和创业史。在中国农村改革典型村——五一村,深入了解五一村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新理念、新举措,实地考察五一村在农村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新成效。在横山桥镇创新推出的宅改模式芙蓉湖畔雅苑,认真研究集党群服务、特色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总体规划、发展理念以及发展现状。

在现场考察学习中进一步拓展思路。大家一致认为,横山桥镇在“盘活资源、科学规划、品牌宣传”等方面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协商人员:

月城镇党委书记孔晓燕,协商议事室成员孙科、钱华光、薛忠平,市政协委员代表赵华、黄晓艳,部门代表是赛亚、吴冬明 ,群众代表黄亮安、刘洋、钱建新、李金度等共12人。

无锡市政协副主席叶勤良,江阴市政协主席邵文松、党组成员张忠观摩会议。

组织协商:

召开协商议事会议前,与会人员实地调研了双泾生态园、龙舟赛道、家庭农场联盟电商实践基地、乡村记忆馆等。

在协商议事会议上,召集人钱芳介绍了双泾村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双泾村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借助月城镇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发展机遇期,率先行动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先后获得“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一品一村示范村”“国家水利风景区”以及江苏省生态村、卫生村、文明村、民生法治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随后,钱芳对标对表就前期赴横山桥镇调研的情况作了介绍。

市政协委员、镇相关部门负责人、企业家、村委负责人、乡贤代表,以及摄影爱好者、新媒体从业人员、家庭农场负责人、退休老干部等社会各界代表,围绕双泾乡村旅游到底做什么、怎么做、要做成什么样等方面,结合前期调研和自身特长出谋划策,进行了热烈的协商讨论。

协商议事室成员孙科提出,要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打造一庄六园一中心的双泾八景,要积极向上争取扶持,壮大村级经济。乡贤代表钱华光提出,发展要整体规划,要发挥在外乡贤优势,招引合适的项目,引进专业人才团队。企业代表薛忠平提出,利用好双泾水资源,打造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做优农耕文化。群众代表李金度、钱建新同时对土地的利用、农产品的种植销售等方面提出建议。摄影爱好者黄亮安表示要发挥协会优势,组织采风活动,扩大双泾美景影响力。新媒体从业人员刘洋提出,用好月城“小戏之乡”国字品牌,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举办周末派对、草坪音乐节等年轻人喜欢的周末活动,吸引人气。部门代表是赛亚、吴冬明表示,将全力支持双泾文旅事业发展,打破项目单一化的弊端,开拓思路,加强政策指导。政协委员代表黄晓艳、赵华提出,要发挥现有资源优势,固化龙舟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凝聚社会合力。

通过协商会议基本形成共识:一是双泾村将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培育打造旅游农业、观光农业,发展村级旅游,农家乐项目;二是进一步强化双泾村以工哺农、以旅促农、以游富农的发展格局,做大做优“农旅+”下半篇文章;三是发挥乡贤、各类协会的资源优势,打造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主题活动;四是利用好各级媒体扩大影响力,讲好双泾故事,把双泾的好风光、好故事传到大江南北、千家万户,让双泾成为旅游打卡胜地。

成果转化:

围绕把双泾村建设为“江南水乡魅力十足”总目标,下一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再提升、再优化、再发力:

一是做好旅文章,探索新路径。把乡村旅游发展和村级发展规划、生态资源保护紧密结合,高位起点高标谋划旅游产业规划;要积极做好做大做强现有旅游品牌,打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字招牌,谋点子探新路。结合双泾生态园大力发扬“主题游”,提升月城知名度。定期举办“小戏擂台”“名家送戏”等活动,营造浓厚氛围。发挥乡贤、各类协会的资源优势,多方合力打造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主题活动。积极探索村级旅游公司发展,搭平台找载体,实现乡村旅游的市场化运营。

二是做好水文章,打造新品牌。充分发挥双泾现有特色优势,打造精品“水乡”文旅路线,把双泾的好风光、好故事传到大江南北、千家万户。把龙舟赛、皮划艇、水上游船等项目固化下来。开拓单位团建、亲子娱乐、休闲垂钓、农耕体验等方面的互动式项目,不断吸引人气。充分用好“乡村记忆馆”,把它打造成青少年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与周边中小学结盟共建,通过青少年带动全社会的参与度。

三是用好互联网,搭建新平台。拓展辐射范围,利用好各级媒体扩大影响力,挖掘更多的历史文化元素。定期举办邀请网络界媒体达人来到双泾,以“小成本”撬动“大效应”。开办好“抖音”创客训练营,让双泾人人成为“代言人”。用好家庭农村联盟平台,拓展月城农产品销售渠道,让双泾成为大家周末假期想得到的“城市后花园”。

】 【 打印】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