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提案工作 > 提案工作报告
政协江阴市第十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十六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5-01-06 来源:

——在政协江阴市第十六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

(2025年1月5日)

陈兴初

各位委员、同志们:

我受政协江阴市第十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2024年提案和提案办理情况

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以来,共收到提案443件,其中集体提案162件。经提案委员会审查并报主席会议协商,立案276件,确定重点提案23件。提案委员和单位对提案办理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为100%。2024年交办的提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围绕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建言资政。《关于打造人才高地,赋能城市发展的建议》提出了把握好数量与质量、产业与人才、招引与培育、用才与留才、政策与环境、政府与市场六个方面关系的建议,被吸收融入到精准引才、精心育才、精诚留才等工作实践中,推动了人才工作效能不断提升。《关于重塑创新格局,深入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建议》就如何打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堵点提出了建议,其中“壮大高校人才支撑力量”建议被吸收进《江阴市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支撑力行动方案》中,进一步推动了校企融合。《关于推动江阴科创载体建设的建议》《关于培优育强科创企业,深入推进科创江阴建设的建议》等提案,在统筹优化载体规划、提升载体能级、加快创新型企业主体培育和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建言献策,推动全省首家新能源领域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向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攀升。

(二)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出谋划策。《关于印染行业“绿色突围”转型发展的建议》在推动印染集聚区的建设、提升印染智能制造水平、开展印染企业整治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为推进印染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决策参考。《关于打造产业数字金融平台,助力实体经济稳健发展的建议》在产业数字金融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建言,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关于加速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出的分层梯度引育、强化数字赋能、深化全生命周期服务等建议,被吸收采纳到相关政策举措中。《关于加快培育外贸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建议》助推全市外贸提质向新。《关于助力构建“双联双提”发展新格局的建议》《关于推进建设一流特色现代化开放化工园区的建议》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城市能级方面建言资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动能。

(三)围绕优化提升城乡功能品质集智聚力。《关于加快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阴段的建议》为科学编制《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阴段建设保护规划》提供参考,助推江阴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关于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建设美丽宜居新家园的建议》《关于创新我市城市更新可持续实施模式的建议》,在城市更新的政策体系、运营方式、多元化路径、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提出建议,为完善城市功能和服务提供参考。《关于深入推进我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建议》《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文旅的建议》为修编《江阴市镇村布局规划(2024版)》以及出台《江阴市农文旅融合发展实施意见》提供借鉴参考,助推了乡村振兴。

(四)围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倾情献计。《关于在打造县域社会治理样板中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围绕构建多元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拓展优化心理服务体系、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助推了“平安江阴”“健康江阴”建设。《关于人口变化背景下加快我市托幼一体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出的“积极探索托幼一体化服务新模式”被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并推动高新区托幼一体化试点工作。《关于推进基层公共卫生信息化,助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建议》从整合平台、转变业务、运维保障和安全保障四个方面提出意见建议,让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更高效、更智能。《关于深挖停车资源,缓解市中心商业区“停车难”的建议》推动编制《江阴市主城区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助推打造“有序、规范、便利、通畅”的交通出行环境。《关于改善社区失能老人医养困境的建议》《关于打造老年助餐服务品牌的建议》助力打造共建共享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生态圈”,出台《江阴市“澄颐享·银龄暖餐”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推动江阴首家澄颐享AI社区餐厅落地。《关于加大残疾人就业支持力度的建议》聚焦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推动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地见效。

二、2024年提案工作主要做法

一年来,市政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重要思想以及对提案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工作方针,强化组织领导,深化办理协商,完善工作机制,提案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凝聚提案工作合力

自觉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提案工作全过程。一是党政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政协提案工作,2024年,在重点提案督办上实现“两个首次”,即在督办层级上首次实现无锡、江阴两级联合督办重点提案,《关于打造人才高地,赋能城市发展的建议》由中共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许峰和无锡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张叶飞联合督办。在领衔督办的主体上首次实现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全覆盖”,推动提案办理协商更加深入有序。二是政协全面推进。市政协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坚持把提案工作作为履职抓手和工作主线,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做好重点提案遴选、专题协商、民主评议等工作,及时将提案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纳入调研和视察课题。多次组织召开市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协商座谈会,为市委市政府领导督办重点提案做好前期准备。三是部门认真办理。各承办部门把办理提案作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健全承办机制,规范办理程序,办理方式不断完善,办理效果持续提升。

(二)强化质量导向,提高提案建言水平

坚持“提案不在多而在精”的导向,进一步提高提案质量。一是做精提案征集。一方面,通过市政协网站、智慧平台、微信公众号向政协各专委会、各镇街园区工委、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广泛征集提案线索。另一方面,面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围绕部门工作,推荐提案选题,畅通知情明政渠道。并在汇总整理的基础上,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民生关切,梳理印发提案线索参考目录,为提出情况可靠、分析准确、建议可行的高质量提案提供参考。二是做实提案培育。充分发挥政协各参加单位、各专委会的作用以及“界别同心联盟”、“五合一”政协工作平台优势,将提案工作与参政议政活动有机结合,积极把议政建言、专题调研、专项视察等履职成果转化为集体提案,集体提案比例和质量明显提高。加大界别提案培育力度,在23件市政协重点提案中,界别提案占到16件。三是做严立案审查。坚持提案立案预审、会审、复审、终审“四审”机制,严把质量关。对不立案的提案加强审查和转化,下发《关于加强对市政协未立案提案转化工作的通知》,对部分具备研究价值的未立案提案,进一步深入调研,转化成高质量的社情民意信息,为市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深化协商督办,增强提案办理实效

构建多方参与、多种形式、多措并举的协商督办工作格局,促进提案成果落地落实。一是加强重点督办协商。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率先垂范,亲自审定重点提案督办方案,亲自把关定向,亲自召开重点提案督办会、协商会,将重点提案督办与视察调研活动、面对面座谈协商相结合,高位推动提案办理落实。2024年,市领导领衔督办政协重点提案18件,通过重点提案督办的示范引领,带动全市政协提案工作全面提质增效。二是完善专题评议协商。在市十六届政协第十五次常委会上,提案办理工作作为专门议题进行协商。会议听取市政府2024年度提案办理情况通报,民主评议市科技局提案办理工作,现场公布评议结果,促进部门提案办理工作更趋规范和深入。三是创新提案监督协商。将提案督办与民主监督相结合,17个民主监督员小组分赴34个政府部门和国资公司开展提案督办活动。推进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机制,将解决噪声扰民、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和弘扬中医文化三件提案列入双转工作重点,积极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推动行政机关协同履职。

(四)优化服务保障,夯实提案工作基础

加强和改进提案服务工作,以提案服务的高标准推动提案工作的高质量。一是做好政协委员知情明政服务。通过政协常委会组织委员听取市政府经济社会情况通报,举办政情交流会、委员议政会、调研考察等,进一步拓宽委员知情明政渠道,帮助委员熟悉政情、了解民情。同时,采用举办培训班、委员微课堂、委组交流座谈等方式,组织委员学习提案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委员的履职能力,写好“提案作业”。二是浓厚提案工作宣传氛围。开展“提案督办宣传月”活动,精心选取《合理布局夜市文化,满足市民多元化消费需求的建议》等8件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提案进行集中宣传,多层次、多角度讲好提案故事,努力营造提案办理工作良好氛围。加强对提案工作的考核评比,完善《提案办理工作考核办法》,评选表扬41件优秀提案,有效增强了提案工作的影响力和整体合力。三是促进提案工作多维交流。2024年,市政协参加全省政协提案工作座谈会、政协提案工作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上报的《深刻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职能定位,扎实推进提案工作提质增效》的经验材料在会上作交流。同年,省政协就加强新业态从业者职业保障B类提案来我市开展跟踪督办,无锡市(县)区提案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我们也赴苏州太仓、上海崇明等地学习交流提案工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及时学习提案工作的好经验,进一步推动全市提案工作量质齐升。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提案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提案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提案办理协商有待聚焦深入,提案成果转化力度有待加大,提案工作制度化建设有待加强,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和改进。

三、2025年提案工作思路

2025年,提案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共江阴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部署,继续在提高提案质量、办理质量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更好地发挥提案在反映社情民意、推进协商民主、促进科学决策、广泛凝聚共识等方面的作用,推动提案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增强政治意识,在服务大局上更加聚力聚焦

始终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引导广大政协委员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立足政协性质定位,聚焦中心、服务大局,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发展新质生产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立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出发点,提出更有建设性的提案。

(二)增强精品意识,在提案培育上更加保质保量

把质量作为提案工作的生命线,抓源头、强基础,进一步提高提案质量。不断拓宽选题征集渠道,强化学习培训,提高委员“会提案”的能力和水平,引导委员提出既有专业深度、又有社会广度的提案。加大集体提案培育力度,实行“点题、荐题、征题、领题”,引导政协各专委会和参加单位用好各类优势策划集体提案,进一步提高集体提案质量。提升界别提案比重,深入基层、深入界别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充分体察民意,广泛集中民智,把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活动成果转化为高质量的界别提案。

(三)增强实效意识,在协商方式上更加创新创优

创新提案协商的方法途径,着力推动提案工作从注重“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转变。要丰富协商形式,促进提案与协商课题的有效衔接,探索开展“关联提案”的集中协商、“跨界提案”的联动协商、“小微提案”的一线协商。要加强重点督办协商,进一步优化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机制,提升重点提案办理实效。要完善政协各专委会、提案者、界别群众和承办单位共同参与的宽领域、多层次提案办理协商机制,促进提案办理与专题调研、民主议政、民主监督相结合,提案办理协商与“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委员工作室”等履职平台相融合,推动协商成果转化落实。

(四)增强规范意识,在服务方式上更加提质提效

坚持创新赋能,完善制度,改进服务,推动提案工作与时俱进。优化提案工作运行机制,重点完善提案审查、重点提案遴选督办、提案办理协商办法、提案质量双向评议等制度,不断提高提案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加大提案宣传力度,进一步讲好政协“提案故事”,充分展示委员履职风采和党政部门工作成效,持续扩大提案工作社会影响力。

各位委员、同志们,新时代新征程对人民政协提案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让我们在中共江阴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提案之力”展“政协之为”,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阴新实践凝聚更多共识、贡献更大力量!

】 【 打印】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