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发挥政协委员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助力江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政协微信公众号推出“新时代新作为——我是政协委员”专栏,充分展示新时代政协委员新样子。
委员名片
张庆堂,江阴市政协常委,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研究员。
矢志培养工匠人才
让职业教育更“职业”
“就业是人才培养的试金石,服务地方发展是职业教育的风向标。”张庆堂常委如是说。作为一名光荣从教三十多年的资深教师,江阴高职教育的掌舵人,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提质培优,深化产教融合,通过双主体育人、一体化培养,培育地方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服务“科创江阴”建设。
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建设产教融合新生态
张庆堂带领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紧跟产业新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化“政行企校”合作,牵头建立了江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先进制造产教联合体、江阴高端装备产教融合共同体、海澜产业学院、生态环境产业学院、人工智能应用产业学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现场工程师学院等省市级重点产教融合平台。为发挥好各类载体的作用,推进实体化运作和资源集聚,有效进行人才培养,他创造性地提出构建“双长双带、双班双导”协同育人机制。每个平台均设有“双理事长”“双带头人”,也配备了“双班主任”“双导师”,校企协同开展人才培养、科教融汇。
强化融会贯通培养
践行中国特色学徒制
张庆堂带领学院推行“2+0.5+0.5”模式的现代学徒制改革,学生前两年在校进行系统理论学习与技能培养,随后半年深入企业进行“沉浸式”学习,最后半年进行岗位强化训练。在“0.5+0.5”阶段,学生在企业进行现场学习,先跟岗、再顶岗,先是“学徒”,后相当于“员工”。
张庆堂主导江苏省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建设,构建了“3+3+3”(即中职3年+高职3年+毕业后3年)职教一体化合作培养框架,串联中高职衔接与就业后培训,从“现代学徒制”过渡至“企业新型学徒制”,聚焦把握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9年关键期。
2025年,与兴澄特钢、江南模塑、弘元光能合作,在江苏省高职院校提前招生中开设现场工程师班,推行“2+0.5+0.5”工程师培养计划。使学生在毕业时具备现场工程师潜质,并经过入职3年的打磨,成长为合格的现场工程师。
力促充分优质就业
使办学成果惠及地方
张庆堂聚焦“产业—专业—就业”“就业—招生—培养”联动,努力构建全方位就业服务体系,让学生学有所成、业有所就,为地方输送更多优质人才。张庆堂带队持续深化“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打通产业人才供给和需求链路。2024年,带领院系两级调研走访企业152家,其中无锡本地企业136家。通过拓展订单式培养、推进中高职贯通项目全部本土化、建设无锡市职业体验示范中心、提高本土企业推介比例、开展江阴城市文化和人才政策宣传等一系列举措,促成更多毕业生留在江阴就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