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世界更丰富。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常态化开展委员读书、理论学习和政治培训”要求,今年从4月份开始,市政协广泛开展“委员荐书·学思践悟”活动,通过“新思想领航”委员工作室双周推荐一次读书篇目,促进广大政协委员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融通读书履职、深度联系服务界别群众,持续强化“政协组织委员读书—委员带动家庭读书—委员引领社会读书”传导链条,进一步擦亮“书香政协”品牌,助力“书香江阴”建设。
PS:欢迎广大政协委员将自己的读书体会、学习感悟向市政协投稿!(联系人:张蓝,86860323。投稿邮箱:76435585@qq.com)
委员名片
李 静
市政协常委
江苏长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董事长
推荐书目
阅读心语
以芒格智慧为镜
铸钢企发展之基
今年早春,经芒格书院创始人施宏俊老师引荐,我有幸品读《芒格之道》这部凝结查理·芒格近四十载思想精华的著作。作为巴菲特的黄金搭档,芒格先生虽已离世,但其智慧结晶却如陈年佳酿愈发醇厚。这部著作不仅是投资哲学的经典传世之作,更是指引人们在复杂世界中理性思考、科学决策的智慧宝典。
从“能力圈”到产业定位:
坚守边界方能行稳致远
芒格有句名言振聋发聩:“钓鱼的第一条规则是,在有鱼的地方钓鱼。第二条是记住第一条。”这句箴言精准道出了战略选择的核心要义。回望长强钢铁二十余年的发展征程,我们始终锚定钢铁这一核心领域深耕不辍,正是践行了“在有鱼的地方钓鱼”的生存智慧。我们摒弃追逐热点的浮躁,在熟悉的产业土壤中持续深耕,既坚守能力圈的边界,又通过技术积累与经验沉淀不断拓展其外延,全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业态培育,奋力当好跨江融合发展的桥头堡。
芒格强调的“充分认清客观条件的限制,充分认识自身能力的限制,谨小慎微地在限制范围内活动”,更让我在行业周期波动中深有体悟。钢铁贸易行业周期性特征显著,需求收缩与价格波动的挑战始终存在。我们深刻践行“克制贪婪”的准则,始终对市场风险保持敬畏之心,通过科学管控库存规模与资金杠杆,在行业寒冬中实现稳健运营。芒格传递的智慧从不关乎“赚快钱”的捷径,而是教会我们在认清能力边界与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的长期价值创造。
从“多元思维”到转型升级:
跨界融合激活发展动能
芒格倡导的跨学科多元思维模型,为传统钢贸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提供了关键指引。当前钢铁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指出行业需从规模扩张转向质效提升,单纯依靠“买卖差价”的传统模式已难以为继。这要求我们跳出思维定式,以更开阔的视野审视产业变革。
近年来,长强钢铁积极践行“贸易+服务+金融”的创新路径,正是多元思维的实践落地。我们借鉴芒格提出的硬科学与软科学融合思维,不仅深耕贸易本质,更主动涉猎金融、物流等跨领域知识,在供应链金融、智能仓储物流、定制化钢材加工等领域开辟新的价值空间。如同无锡钢贸企业通过动产数字化实现“产融商”融合发展的实践,我们也在构建全链条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覆盖采购、加工、融资、物流的综合解决方案,以跨学科知识体系精准捕捉市场机遇。
从“配得上”到高质量发展:
自我迭代方能拥抱时代
“想要得到某样东西,最可靠的方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芒格的这句话,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更具现实意义。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五”规划开局在即,钢铁行业面临绿色低碳转型与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双重使命,2025年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更让转型任务愈发紧迫。这既是挑战,更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
为“配得上”时代要求,长强钢铁正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实践。在数字化转型领域,我们搭建智慧供应链平台,借鉴“感知数链”平台的数字化监管经验,通过全流程数据化管控提升运营效率与风险防控能力;在绿色发展领域,我们积极拓展绿色钢材贸易,助力下游制造企业实现“双碳”目标,响应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政策导向。这些举措既是对政策要求的主动适配,更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生需求。
从个人成长到企业文化:
谦逊求知筑牢发展根基
芒格所言“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比聪明更有用”的谦逊智慧,既是个人成长的准则,更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核。在长强钢铁,我们将这种理念转化为“终身学习、持续进步”的文化氛围:定期组织管理层与员工参与行业前沿培训,涵盖高端钢材研发、数字金融等多元领域;鼓励跨部门交流协作,打破知识壁垒;建立容错机制,让团队敢于在创新探索中试错成长。这种文化建设,正是对芒格“通过广泛阅读与跨学科学习拓展认知”理念的企业化实践。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作为民营企业家与政协委员,这份嘱托让我深感使命在肩。
《芒格之道》给予我们的,不仅是投资经营的实用技巧,更是理性思考、长期主义与自我完善的人生哲学。站在新的发展起点,长强钢铁将以芒格智慧为镜,坚守能力圈的边界、秉持多元思维的视野、保持自我迭代的自觉,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笃定前行,为江阴经济提质增效、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民营企业的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