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市的园区建设年,市委、市政府将沿江开发和工业园区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各镇大手笔规划,大面积拆迁,大力度招商,工业园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12月1日,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华轩忠、张金龙、邢长钤、张恕、周竹园、胡宪、龚振东、蒋卫东、王建强、施迪庆、吴建农等围绕工业园区建设举行约谈会。委员们一致认为,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又一次抢抓了机遇,为江阴市新一轮的发展赢得了主动权,成绩令人欢欣鼓舞,令人信心倍增。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推动园区建设再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这是新课题,新考验。委员们学习了王伟成书记在全市园区工作会议的讲话精神后,发表了看法,提出了积极的建议。现将情况汇总如下,供市委、市政府和有关方面领导参阅。
1、要面向江阴大城市发展目标和城乡一体化要求,搞好园区之间的衔接和整合,园区主要道路要与相邻园区对接,污水处理、热网要统一规划,减少重复,提高效益。象南闸、月城园区仅冯泾河一河之隔,主要干道如不能对接,势必造成长远规划的被动。
2、要着力培育园区产业特色,组织和引发产业链,现有园区项目产业特色不明,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局面。同时,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污水处理要求,一个钢铁、纺织、化工等融在一起的园区,事实上污水处理厂是很难发挥最佳治理效果的。
3、要正确处理沿江开发与乡镇园区的关系,形成全市工业园区以开发区为龙头,乡镇园区为配套,龙头区与配套区实行差别竞争,良性互动的局面,沿江重点布局冶金、包装、石化等大产业、大项目,其他产业及中小项目则以乡镇配套区为主。
4、乡镇工业园区布局分散,有的乡镇搞A、B、C、D区,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增大开发成本。各镇突出重点地建设1—2个园区,其他可作过渡性的工业管理区,不作开发区投入,不再扩大规模,行政区划调整后的镇一定要抓住机遇,坚决调整。
5、节约用地,集约开发,鼓励园区内企业建设标准厂房,既可用于自身项目的发展,也可租赁给其他持有中小项目的企业。建议原则上企业中小项目不再单独批地,通过标准厂房、集约开发的路子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少投入,快产出的创业环境,切实提高进园区项目的投入与产出比例。
6、园区进区项目可实行江苏省定的“目录制”,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可先对具体园区进行定位,制订可进区的行业目录,一些前景好、投资大、回报率高、污染小的行业,优先进驻,并采取优惠政策进行扶持发展,确保园区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7、针对现有部分园区批复项目利用土地效率低的情况,对已批复土地展开跟踪督查,制定具体经济政策措施防止盲目圈地,防止长期批而不用,促进园区企业高效利用土地。对于在建项目,促成达标投产,促进园区发展良性循环。
8、供电、电信等部门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处于垄断地位,服务成本偏高于周边县市相关行业,要继续抓好各部门的行风建设,提高服务意识,采取市场竞争机制,降低园区基础建设成本。
9、各镇工业园区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就业标准不一,容易引发群众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和纠纷,要尽快在对上政策对接的基础上制订全市统一的指导性意见,规范征地、安置、拆迁、补偿、农民保障的办法。
10、加大力度,克服困难,加快建设征地农民安置房,缩短过渡期,维护社会稳定。要编制拆迁安置过渡房配套的专项计划,增强计划性,防止盲目性,减少临时性。
11、探讨研究建立以土地经营权为中心的股份合作制,以土地入股的方式,使农民变为股民,妥善处理土地征用者与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要统筹城乡就业,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一部分具有谋生之道的农民失地后仍能“重操旧业”,以减轻就业方面的压力。要尽快建立全市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制订优惠政策,促进失地农民的就业与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