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满忠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我代表政协江阴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以来工作回顾
政协江阴市第十二届委员会任期的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新步伐的五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五年,也是我市政协工作全面提升的五年。五年来,市十二届政协在中共江阴市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主题,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紧密团结和依靠全体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人士、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江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服务大局,政治协商有序开展
我们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组织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政治协商活动。五年来,共举行了5次全体会议、27次常委会议、50次主席会议,形成了“全体会议总体协商、主席会议重点协商、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专委会对口协商”的协商议政新格局。
重视全体会议总体协商。在一年一次的全体会议上,政协委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市政府、市法院、市检察院工作报告和全市重大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参考。我们十分重视全会期间专题座谈会的准备和组织工作。每年初,围绕市委、市政府全年工作部署,选择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列出调研课题目录,召开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负责人和秘书长会议,统筹确定重点调研课题,经充分调研、集体讨论后形成的调研报告,作为全体会议的发言材料。专题座谈会上,邀请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五年来,共收到发言材料107份,先后有48位委员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代表在专题座谈会上发言,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提升了全体会议总体协商的成效。
注重常委会议专题协商和主席会议重点协商。我们注重发挥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在政治协商中的重要作用。在常委会议上,全体政协常委听取市长关于年度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情况通报,听取联系政协工作的副市长关于年度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的情况通报。政协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对重点调研报告开展协商讨论,以常委会议或主席会议建议案的形式,上报给市委、市政府。《关于健全体系,完善制度,进一步提高我市农村医疗服务和保障水平的建议》、《关于市人民医院“原地完善、异地发展”的建议》、《关于缓解城乡居民“看病贵”的建议》等3份建议案上报后,其中部分建议落实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具体工作中。我们认真准备、积极参加市委、市政府开展的政治协商活动。2004年,就市委即将出台的《江阴市历次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进行协商,我们提出了选择重点乡镇试点、制定实施细则等意见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采纳。该《办法》经完善实施后,受到了广大被征地农民的欢迎和好评。2006年初,专门召开常委会议,就《江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进行协商讨论,在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建设生态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被市政府吸收采纳。
搞好专委会对口协商。我们逐步健全和完善了专委会对口协商制度。2004年,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建立和健全市有关部门与市政协专门委员会对口联系制度的意见》精神,明确了6个专委会与市委、市政府63个部门的对口联系。五年来,各专委会加强与党政部门的相互合作,主动走访对口协商部门,相互交流情况,探讨对口协商的内容、方式,制定对口协商活动方案,就挖掘地方文史、落实提案办理、推动企业与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形成产学研联盟、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开展全市职工培训、推进绿化工作、预防职务犯罪等内容与市有关部门开展了20次对口协商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协商议政效果。
二、注重实效,民主监督稳步推进
五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建立健全沟通、反馈机制,有效推进了民主监督活动深入开展。
民主评议活动有效开展。我们把民主评议部门工作作为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重要手段,将民主评议内容列入全年重点工作计划。每年评议部门的方案经市委同意后,从“关心、支持、帮助、促进、提高”的角度出发,评议部门工作调研小组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在此基础上,召开常委会议对部门工作开展民主评议。在评议中做到实事求是地肯定部门工作的成绩,客观公正地指出不足,积极中肯地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分管副市长和被评议部门中层以上干部到会听取评议情况。会后我们形成评议意见上报市委、市政府。五年来,先后对环保、规划、工商、人口与计划生育、劳动和社会保障、建设、民政、交通等8个部门工作进行了评议。通过评议,有力地促进了部门工作作风的转变。我们还积极推荐政协委员担任相关部门的行风监督员,支持他们履行职责,推动了部门行业作风的进一步好转。
提案工作质量明显提高。五年来,政协委员和政协各组成单位共提出提案1588件,立案1430件,经主席会议协商确定重点提案65件,内容涉及我市政治、经济、社会事业的方方面面。我们重视和加强对提案工作的领导,牢牢抓住提案质量、提案办理落实质量和提案服务工作质量三个环节,完善提案办理工作机制,有效推进了市政协和市政府在提案办理落实过程中的良性互动。市政府领导与市政协领导联合督办重点提案。承办提案较多的单位有效运用部门、提案者和政协提案委员会三结合互相协调的办理方法,使提案中的一系列建设性意见建议得到采纳、落实,一些事关民生的重要问题也列入实事工程得到很好解决。通过开展委员培训、建立表彰激励机制、组织委员视察调研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提案工作整体质量的提高。五年中,各部门对提案的办复率达到100%,委员对提案办理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8%。
社情民意工作成效显著。我们建立和完善了社情民意信息员网络,通过主席走访委员,组织视察、调研,在政协网站开设“委员直通车”等多形式、多渠道广泛收集社情民意,通过年末评选表彰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分子、在政协网站公布市领导批示和部门办理情况等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委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积极性和针对性。五年来,编发《社情民意》48期,上报信息335条,领导批示229人次。其中《江阴应积极参与中央台魅力城市展示活动》、《关于加快老居民区建封闭安全小区的建议》、《尽早做好城市蔬菜基地建设规划》等社情民意信息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过办理落实,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关于实施清洁“家河”工程的建议》的社情民意信息上报后,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将其列为2004年度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市委下发了《关于清洁“家河”工程的实施意见》,从2003年11月至2005年底,对全市1万多条“家河”、4万多亩水面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整治,极大地改善了我市农村环境卫生,时任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批示把我市“清洁家河”经验推广至全省。2007年初,《江阴日报》头版刊登了长篇通讯《群众的呼声就是第一信号》,总结肯定了近几年来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在江阴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社情民意信息的“直通车”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三、发挥优势,参政议政富有成效
我们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通过调研、视察、会议等各种形式,积极开展参政议政活动。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我们着力把专题调研放在参政议政的突出位置,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发挥政协委员的专业优势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的整体优势,按照市委主要领导出的调研题目,成立专门的调研小组,就“安民之策,富民之道”、“大力优化发展财源基础,加速壮大地方财政实力”等课题,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了13份调研报告和3份建议案。特别是2006年,围绕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幸福江阴”总目标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前后历时5个月,共发放了4000份调查问卷,召开了近20个调研座谈会,分别就“个个都有好工作”、“家家都有好收入”、“处处都有好环境”、“天天都有好心情”、“人人都有好身体”进行深入调研,形成了5篇调研报告。市委朱民阳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认为“政协对‘五个好’调查与建议很好,有观点,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且许多建议有很好的操作性),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好调研报告”。2007年,我们以“确保村级财力可持续、加快建设幸福新农村”为题开展了调查研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引起了市、镇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反响强烈。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有关人民团体和政协各委组也围绕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在五年中完成了300多篇调研报告,积极为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永续发展献良策、谋实招。
精心组织视察活动。我们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先后组织开展了农村特
困户危房改造、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临港新城建设等30次视察活动。对每次视察活动,坚持做到紧扣主题、突出重点、精心组织、讲求实效。视察前,相关专门委员会针对视察课题做好调查研究,并与相关部门共同做好准备工作;视察中,采取现场察看与座谈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情况,分析问题,提出建议;视察后,把视察情况梳理归纳成书面报告,报送市委、市政府,反馈到被视察单位,确保视察活动起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认真召开“委员约谈会”。我们结合视察、调研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坚持每年组织10次左右的委员约谈会,听取委员的意见建议。同时,让更多的委员能够通过约谈会这种方便、快捷的形式,及时反映社情民意。我们不断丰富约谈会的内容,进一步发挥界别作用,提高约谈会的实效。2003年、2004年顺应国家宏观调控,围绕如何适应新形势、实现新发展,邀请企业家政协委员、政府部门负责人、经济金融界人士分别举行了“抓机遇、快发展、上台阶”、“加快发展不动摇、科学发展攀新高”委员约谈会。2006年,举办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交流会,组织60多位企业界政协委员实地参观了具有不同特点的政协委员自己的企业,相互交流依靠科技发展企业的体会和感想,共商发展之策。
四、拓宽思路,政协工作不断创新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精神,积极创新履行职能的各种有效形式,推动政协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搭建知情议政新平台。我们积极为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搭建知情平台,自2006年5月,首次就“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情况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举行政情交流会以来,共举办了11次政情交流会,有1000多人次参加了政情交流活动。政情交流会的形式既有单个部门通报,也有多个部门联合介绍;既有详细的书面材料,也有生动的多媒体演示;既有现场解答,也有会后交流,为政府各职能部门与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人士提供了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为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人士有的放矢地履行职能拓宽了知情渠道。2006年起市政协机关每月赴一个镇、到一个部门开展学习调研活动,了解基层发展情况,了解部门最新工作动态,更好地为政协履行职能服务。
探索政协宣传新方式。五年来,编印了81期《江阴政协》简报,宣传政协工作动态。编发了26期《学习资料》,主要刊登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政协、统战理论和全国、省、市(市)有关会议文件精神等内容。2003年,积极创办了江阴政协网站,并在认真听取政协委员意见的基础上,经过两次改版,及时更新、丰富了网页内容。2006年5月起,在《江阴日报》增设了“政协之窗”专版,至今已刊出9期,宣传了市委、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重视、支持政协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宣传了政协调研、视察、提案、社情民意、民主评议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宣传了37名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积极作用、爱岗敬业的风采业绩、扶贫帮困的爱心事迹。通过形式多样的新闻宣传,更好地展现了政协委员的良好形象,扩大了政协组织的社会影响力。
拓展文史工作新途径。我们重视做好文史资料工作,精选精编了地方特色鲜明,史料性、知识性、可读性强的文史资料,较好地发挥了文史“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功能,成为政协履行职能的一种独特方式。五年来,除了编辑出版《江阴文史资料》第22辑、第23辑外,还积极拓展文史工作为现实服务的新途径,抢救挖掘和整理出版了《江阴文史资料集粹》、《江阴文史丛书》第一辑、第二辑,约345万字,为我市“和谐文化”建设增添了新的内容和载体。
五、加强建设,履职水平日益提升
我们注重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把加强委员、委组自身建设和政协机关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不断提高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三化”建设。我们积极推进政协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以制度化建设带动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研究制定了《常务委员会的议事规定》、《关于评选、表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的意见》、《关于提案不予立案的有关意见》、《关于政协工作考核实施意见》、《镇(街道、办事处)政协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等文件。在继承已有工作规范的同时积极探索,在学习、对口协商、委组联络、走访委员、委员活动、委员约谈,以及委组的“五个一”(举行一期学习讲座、进行一次视察监督、开展一项专题调研、进行一次对口协商、办好一件实事),委员的“四个一”(提一件提案、反映一条社情民意、参加一次社会服务、为群众办一件好事)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运转有序、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使政协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进行。
加强委员队伍建设。我们把加强学习作为提高委员素质的重要手段。五年来,通过组织专题研讨、座谈交流、委组集体学习、委员自学、编印学习资料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中共中央、省、市(市)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和新修订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不断提高委员政治理论修养。五年来,我们精心组织了政治文明建设、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等专题讲座,加深了委员对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解。注重加强与委员的联系,坚持开展主席走访委员活动,了解委员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听取他们对政协工作的意见和建议。2006年,市政协驻会主席、副主席走访了委员单位和250多位政协委员,走访委员率达到88%。积极探索建立委员管理和激励表彰机制,将委员参加政协活动和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情况登记汇总,在政协网站进行公示。五年来,先后表彰了先进政协委员179人次、提案积极分子124人次,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分子46人次。广大政协委员“一肩双挑”,自觉把委员荣誉和社会责任统一起来,为群众办了许多实事好事。五年来,全市政协委员各类捐款总额达11755万元,其中,捐资助学545万元,结对帮扶343万元,认领慈善冠名基金8098万元。
加强委组建设。2003年,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我们及时调整和完善了委组机构设置,选齐配强了专委会专职主任,专委会调整为六个,并根据各自大小,再分设若干小组。在镇(办事处)设置了政协联络委员会,2006年根据《中共江阴市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精神,联络委员会统一更名为工作委员会,主任明确为正科级。注重加强对委组工作的指导,建立了副主席分管、办公室工作人员联络专委会、工作(联络)委员会工作制度,多次召开专委会主任、工作(联络)委员会主任会议,对委组工作进行指导、督促、检查。五年来,各专委会、工作(联络)委员会开展视察活动220次,评议部门158次,学习考察185次,撰写调研报告98篇,对口协商85次,较好地发挥了委组的基础作用。
加强政协机关建设。我们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委员”活动为载体,组织和推动政协机关工作人员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进一步完善了《政协办公室工作职责》、《机关各科室工作职责》,建立了领导分工责任制、科室成员任务分解制,形成了便于操作、灵活有序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了机关工作人员参谋、协调、组织、服务的能力与水平,政协机关连续四年获“万人评机关”先进单位称号。
五年来,我们接待全国政协考察调研组10批395人次,省级政协考察团组27批1044人次,地(市)级、县(市)级政协考察团组280多批4000余人次,广泛宣传了我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情况。与靖江市政协开展每年一次的互访交流活动,增进了两地交流联谊与合作沟通。我们还赴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考察交流政协工作,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推进政协工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献计出力。
过去五年工作的基本体会
总结五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做好政协工作,必须做到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政协性质、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是政协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我们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重要的政治原则,紧紧围绕市委的决策部署开展工作。政协每年重点工作的确定,紧贴市委中心来安排;政协调研工作的开展,按照市委主要领导提出的课题而进行;委员社情民意的落实,通过市委领导重视后实现;民主评议部门工作,得到市委同意后实施;等等。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政协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健康发展。
二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政协履行职能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政协工作富有成效的基础。我们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幸福江阴”的总目标,自觉把政协工作放到全市工作大局之中,服从服务于全市发展大局。精心选择参政议政课题,着眼发展大局献计献策,坚持以调查研究为抓手,以知情明政为基础,以深化对策研究为着力点,摸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促进政府有关重点工作的开展,推动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实践证明,政协只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能更好地充分发挥作用。
三是坚持团结、民主的主题。团结和民主是政协的两大主题,这不仅是政协的本质特征和优良传统,更是政协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我们高举团结、民主大旗,畅通民主渠道,坚持求同存异,鼓励畅所欲言。在履行职能的各种会议和各项活动中,注重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人士和人民团体的作用,每年在政协全体会议上发言的委员有60%来自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和人民团体。《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下发后,市政协领导就进一步做好政协工作,认真听取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采纳。注重听取和反映社会各界人士的呼声和要求,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人心的工作,为维护和发展我市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作出了不懈努力。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团结和民主为主题开展工作,才能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使政协真正成为党团结社会各界的重要渠道。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履职为民的宗旨。坚持为民宗旨,是政协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和履行职能的内在要求,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脉相承、紧密相关的。我们积极发挥政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了解民心、体察民情、关注民生、帮解民困,以提出提案、反映社情民意、提交建议案和调研报告等形式,积极协助市委、市政府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实践证明,政协的一切工作只有建立在广泛的民意基础上,惟有知民为民,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欢迎。
五是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念。政协事业是一项在实践中发展的事业,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我们在坚持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始终着眼新形势和新发展,既注重推行成功的做法,又着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既注重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又积极探索新形式、新方法;既注重调研质量的提升,更关注调研成果的转化;既注重增进与委员的联系,又重视扩大委员的知情面,政协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实践证明,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不断开创新的局面,创造新的业绩。
十二届政协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历届政协老领导打下坚实基础的结果,是中共江阴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参加政协的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人士、人民团体、全体政协委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代表市十二届政协及常委会向所有关心、支持政协工作的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参加政协的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人士、人民团体和各位政协委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十二届政协工作,与中共江阴市委的要求、与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和不足。主要是如何进一步搞好政治协商,促进党政科学民主决策;如何正确有效实行民主监督,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如何抓准重点和关键,提高参政议政的实效;如何把政协的独特优势转化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江阴的强大力量,等等,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积极探索、认真研究、切实解决。
2008年工作的建议
2008年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建设幸福江阴的推进之年、突破之年、关键之年,也是十三届政协继往开来、创新发展的开局之年。为了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主动性,十二届政协常委会对十三届政协2008年的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2008年市政协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在中共江阴市委的领导下,始终突出团结、民主主题,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加扎实有效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为开创幸福江阴建设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在学习中共十七大精神上掀起新热潮
中共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我们要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迅速掀起学习中共十七大精神的新热潮,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重大决策上来,积极开创幸福江阴建设的新局面。全体政协委员要认真研读十七大文件,全面准确领会十七大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同建设幸福江阴紧密结合起来,同各自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同履行政协职能的实践结合起来,为实现幸福江阴建设目标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推进优化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当前,苏南地区全面建设基本现代化的新征程已经开启,江阴已步入从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跨越的新阶段,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拐点,也进入了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时期。针对我市实际,市委提出了“五个优化”的要求,即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优化城乡布局,着力促进全市域均衡发展;优化社会建设,着力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优化人居环境,着力营造宜居空间;优化发展动力,着力创新体制机制。“五个优化”是我市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大精神的创新动作,是坚持科学发展的务实举措,是我市阶段性发展的行动指南,也是全市上下的共同愿望,既有延续性、又有创造性,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既有指导性、又有操作性。全体政协委员要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积极开展视察调研、学习考察、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履行职能的各项活动,为我市的新一轮优化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三、多措并举,尽职尽责,在履行职能上取得新进展
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是政协的主要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政治协商。我们要针对幸福江阴建设中的重点问题,加强与市委、市政府的联系,及时提出协商计划,按程序组织实施;在政协内部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各界人士之间,坚持凡事多商量的原则,营造民主协商的氛围;加强全体会议的总体协商、常委会议的专题协商、主席会议的重点协商、专委会的对口协商,使政治协商进入决策程序,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切实发挥作用。要进一步推进民主监督。民主监督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微观层面的,也有宏观层面的。要把对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微观问题的关注同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问题的关注统一起来,既有一般监督,也有重点监督。开展民主监督活动要做到态度诚恳,讲求方法,争取收到预期的效果。要进一步做好参政议政。在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时,要做到“准、深、精”。“准”,即把握选题的准确性。要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选题,选择与市委、市政府全局工作同向、同步的问题,选择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组织开展视察、调研等参政议政活动。“深”,即调查研究要深入。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听取真实意见,认真进行分析思考,为提出真知灼见打下坚实基础。“精”,即参政议政要有质量。提出的对策措施要具有可行性、超前性和独到性,切实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四、凝聚力量,增进共识,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上作出新贡献
政协要发挥团结面广、包容性强的优势,广泛团结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要营造多党合作的良好氛围。认真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努力形成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促进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切实尊重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民主权利,支持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履行职能活动。要开展促进祖国统一和海内外联谊工作。进一步扩大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及各界朋友的交往和联系,扩大江阴在海内外的影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要参与扶贫帮困和社会公益活动。政协委员要主动联系本界别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体,反映他们的意见要求,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应对突发性事件的风险预防和化解处置工作,发挥政协在幸福江阴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五、明确要求,完善制度,在自身建设上展现新面貌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首次明确了政协自身建设的特有内涵和“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促进党派合作、体现界别特点、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和搞好机关建设是中共中央对政协自身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要高度重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为其在政协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要突出界别特色,探索发挥界别作用的方法和途径。要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加强对新任政协委员的培训指导,帮助新委员深刻理解政协的性质、地位、作用,帮助新委员学习撰写提案、社情民意信息、调研报告等知识,提高委员的综合素质和履行职能的本领。要加强专委会和工作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委组的基础作用。要加强政协机关建设,重视政协机关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完善为政协履行职能服务的各项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政协机关的服务、保障作用。
各位委员,同志们,让我们在中共十七大精神指引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和依靠中共江阴市委的领导,万众一心,同心同德,开拓奋进,为又好又快地推进幸福江阴建设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