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天地 > 专题发言内容
让文化“活”起来 更高起点推进特色小镇内涵建设 ——新桥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日期:2017-01-12 来源:

新桥镇政协工作委员会

推进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新型城镇化,关键是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新桥镇是江阴市东南经济重镇,被誉为江南“毛纺之乡”。近年来,该镇紧紧围绕建设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镇和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先行区,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镇村一体化、生态现代化、社会和谐化发展战略,形成了产业经济高速发展、生态环境宜业宜居、市政形象独具魅力、百姓生活富足安康的鲜明特色。实力、宜居、文明、幸福的“美好新桥”,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更高起点上建设特色鲜明的新型美好城镇,彰显“活力之镇、魅力之城”特色,更应让文化“活”起来,以文化传承特色、文化促进文明、产业支撑文化、文化撬动产业为抓手,扎实有效推进特色小镇内涵建设。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调查现状

(一)镇域经济高位发展

新桥镇拥有以毛纺产业为龙头的庞大镇域经济。全镇有上市企业3家、火炬高新企业3家、销售超百亿企业2家,其中,江苏阳光集团和海澜集团位列世界毛纺前十强。拥有世界名牌1个,中国驰名商标4个,中国名牌4个。2015年新增省级新产品4项、省高新产品2项、国际标准2项、行业标准3项、国家管理体系认证6项、省名牌产品4项和国家专利授权390项。2010年全镇人均收入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中上水平。2015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0.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3亿元。镇域经济高位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特色

精品城镇魅力初显。新桥镇坚持精细规划、精心建设、创新驱动、精明增长、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的发展格局,“七五七城镇”空间布局、“一体两翼两园”功能不断优化提升。一是以人为本,强化产城融合发展。统筹兼顾城镇、产业、人、自然的共生共存、共兴共荣,实现以产聚人、人聚城兴、以城兴产、产城人融。二是科学规划,强化特色城镇建设。新桥镇摆脱了“千城一面”“万楼一貌”的趋同观念,围绕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目标,规划建设“南翼”威尔顿小镇,打造国家级休闲度假区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规划建设“北翼”欧若亚小镇,注重欧式建筑风格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展现欧雅风情,打造欧洲小镇。三是突出生态宜居,推进花园城镇建设。以绿为脉,建设“樟林大道”“水杉大道”等“六纵六横”路网景观绿道。以水为韵,推动主干河道两岸“绿化美化”,彰显江南水乡风韵。

(三)社会和谐市民素质有提升

实施市民素质提升计划,唱响“文明让新桥更美好”主旋律,社会文明程度有了新提升。一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教育,全面实施法律“六进”活动,提高居民法治意识。绿园社区获评全国和谐示范社区,郁桥村获评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海澜集团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该镇获评国家安全社区、省社会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新桥成为全市最稳定、安全、和谐的乡镇之一。二是加强文明创建创优。以文明大讲堂、道德讲堂、社区学堂、园区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节日庆典为载体,广泛开展崇德向善、“法润新桥”活动。举办了读书节、送戏进社区、社区体育文化睦邻节等系列活动,涌现了一批身边好人、岗位建功、见义勇为、文明家庭、文明单位等各类先进。2015年末全镇注册志愿人数达2580余人,年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近6000人次。阳光集团获评省文明单位,海澜、精亚、焱鑫获评无锡市文明单位。精神文明建设考核位居全市前列。

(四)历史悠久现代文化凸显

新桥地区古称白鹿乡。现存明代石拱桥(南新桥)、苏墅古桥、郁家桥、关帝庙、紫竹庵、老街陈迹。新桥具有深沉丰厚的文化积淀,人文历史源远流长,民风质朴、文明包容、钟灵毓秀、人才荟萃。从古至今有陶孚尹、许永嘉、吴中伟、郁冠中、周建平等多位知名人物,新桥镇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仅不断发展、不断挖掘历史文化,还能不断创新,重塑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情,新建了欧雅风格的建筑文化与生活文化,完善了海澜马术俱乐部、马文化博物馆,打造了飞马水城、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现代文化气息凸显。

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先行中勇立潮头传扬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做优产业文化

产业文化是指将产业与文化连接起来,它以产业为基础,展现出与之相关的精神、行为、制度、物质等方面的文化现象。而新桥镇具有丰富的产业文化资源,更应形成产业支撑文化、文化撬动产业的可持续良性发展格局,以产业文化发展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1、应依托海澜集团、阳光集团等大企业做深企业文化及毛纺产业主题文化,建立企业文化和产业主题文化展览馆。

2、以主题文化公园及文化展馆为活动载体,利用活动充分发挥文化的传播、影响、传承、引导作用。

3、以企业文化为支点,进一步引导企业高起点优化厂区环境,建造建筑精品,建成特色凸显、整体融合的工业风情区。

(二)做实生态文化

1、突出城镇花园建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体现绿树环镇、绿水穿镇、绿色满镇特色。全面小康既要注重物质财富增长,更要注重生态建设,生态美是发展理念美、科学发展美、人民生活美的综合体现。以阳光生态休闲公园为主线,统筹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发展高效绿色农业

以阳光高科技农业发展为切入点,发挥高科技育苗的优势,加快市场拓展,打造集园林设计、城镇绿化、新品研发等于一体的高科技观光型大农业基地。

3、建设生态唯美小区

推进小区生态环境整治,小区的景观系统应以软质景观即朴实的自然观为主,硬质景观为辅,利用步道将景观进行合理而自然的串联,避免居住环境在景观设计上一味追求张扬、喧嚣的硬质景观和廉价做作的“艺术”气氛,使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融为一体。展现色彩和景观协调靓丽的综合视觉效果。

(三)做活历史文化

《新桥镇志》中记载了新桥悠久的文化。人文、地理、历史深邃,有历史、有故事、有人文、有底蕴。这些文化不应仅静止于纸上,更应深挖其内涵,让其听得到、说得出、看得见、摸得着。

1、以新桥镇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点,以神华寺、郁桥老街等“六个一”项目建设为抓手,通盘设计、分体建设,重塑历史文化内涵。

2、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科技成果展现历史印迹,把新桥的历史珍珠串起来,让历史“活”起来,让现代人忆得起乡愁的传统,看得到历史的发展,形成独具魅力的历史旅游景点。

3、历史活起来的关键是人要动起来,每年要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企业、旅行社、公众平台等对市民宣传、让市民体验,从而让更多的人共享建设发展成果。

(四)做精特色文化

许多城镇旅游景点文化趋同性比较普遍,缺乏自身特色;建设粗犷性较为常见,缺少精致化。新桥镇经过长期的积淀,具有良好的现代文化基础,但必须在“精”、“特”上高起点规划建设,方能凸显特色小镇内涵。

1、突出欧雅特色

欧风雅韵和江南水乡相互融合、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有机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让每一个建筑、每一个景观、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精心设计、欧雅特色。

2、彰显水马文化

在城镇规划与建设中植入文化基因、标注文化元素,将水文化、马文化相融合,打造“小桥流水人家,绿道欧风骏马,有情人,广天涯。”的文化旅游名片。

3、完善生态休闲文化

总长16.5公里的新桥绿道在田园密林、花卉花圃中穿行很是写意,但必须注意设计细节,如绿道色彩选用、沿途休息驿站点、观景平台、茶吧、儿童嬉戏园景点的配套设置等,应确保体现精细化、人性化、个性化。自行车的租赁尽可能与市区公共自行车系统对接、兼容共享,实现网络化、便捷化管理,普惠于民。

以文化促进文明,以人文素养促进文化发展,以文化发展展现城镇魅力,特色凸显、亮点多元、幸福和谐、风格彰显的特色新桥鼓舞人心,发展重任催人奋进。让文化“活”起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特色小镇内涵建设。

】 【 打印】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