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
实体经济是江阴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特色和根基所在,是当前我市深入推进“两聚一高”的重要依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实体经济转型发展,见事早、行动快、措施实,通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大项目招引力度、促进园区特色化发展、建立良好的营商环境等,以工业经济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取得长足进展。市政协经济科技委专门成立调研组,通过走访周边城市、相关经济部门和一些重点企业,对全市实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整理报告如下:
一、我市实体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强富美高”新江阴的总目标,加快实施产业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弘扬江阴精神,做强实体经济,全市经济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1、规模经济优势突出。工商同步发展是江阴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2016年末全市拥有工商企业42899家,其中工业17128家、服务业25771家。2016年全市工商业实现开票销售达到 11179.2亿元,增长11.4%;工业总产值完成6603.7亿元,增长1.2%,其中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874.7亿元,增长2.8%;规模工业企业总资产6266.7亿元,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500.4亿元,利润348.4亿元;批发和零售业销售总额5232.09亿元,增长11.1%。2017年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408.4亿元,增长14.3%,增速是自2011年以来最快的年份,增速比昆山、常熟分别高出7.3和4.3个百分点;全市工商业实现开票销售达到9201.6亿元,增长31.2%;批发和零售业销售总额4530.7亿元,增长17.0%。
2、骨干企业贡献突出。骨干企业是江阴实体经济发展的压舱石。2016年全市重点骨干企业再次扩容,全市纳税超1000万元工业企业达到239家,较上年净增12家,服务业企业纳税超800万元96家,较上年净增11家;其中纳税超亿元工业企业35家、服务业企业9家,国税开票销售超百亿元企业(集团口径)16家。239家工业重点骨干企业实现开票销售6451亿元,增长10.5%,本地缴纳税金201.8亿元,同比增长7.6%;96家服务业企业实现开票销售1408.4亿元,增长10.8%,本地缴纳税金54.9亿元,同比增长52%。2017年1—9月份,全市工业百强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971.8亿元,增长13.8%,实现利税262.2亿元,增长5.8%,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8.5%和81.1%,全市工业百强集团企业国税开票销售5120.29亿元,增长26.78%,占全市工商业开票销售的55.6%,继续支撑全市经济大局。
3、资本经营成效突出。“江阴板块”是江阴实体经济县域称雄的最闪亮标志,在省内、全国乃至国际资本市场上声誉鹊起,赢得了“华夏第一县”的美誉。截止2017年9月,“江阴板块”累计拥有成员达到211家,其中境内外上市公司47家(境内32家,境外15家),新三板挂牌51家,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113家。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通过首发融资223.1亿元,通过配股、定向增发、发行可转债等方式再融资479.7亿元,累计直接融资达到702.8亿元,极大地优化了企业融资结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优化了企业资产结构、增强了企业发展能力,扩大了我市和资本经营企业的知名度,提升了企业市场占有率,有效促进和带动了我市支柱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高新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
4、技术创新能力突出。大力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计划”,积极培育壮大引领城市转型、支撑产业升级的重点优势产业,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截至2016年底,全市工业企业拥有世界品牌1只(阳光),中国名牌13只,中国驰名商标52只,江苏省著名商标160只;全市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级66家,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省级140家,拥有博士后工作站30家,其中国家级16家、省级14家,院士工作站50家,拥有诺奖得主研究院4个。2016年,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3%,全市累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785万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7.2件,比上年增加2.8件。2017年1—9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930亿元,增长16.3%,超过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3.8 %。
5、产业结构优化明显。2016年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1681.0亿元,增长7.1%;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357.9亿元,增长8.3%,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5︰54.5︰44.0,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2016年,全市新兴产业规上产值达到2537.2亿元,增长4%,高出全市平均增幅1.2个百分点,占比提升至43.2%。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规上产值达到2657.9亿元,增长4.6%,占比提升至45.2%。2017年1—9月份,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2%,其中二产增加值增长6.4%,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44.4%,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6、产业集聚成效明显。目前,全市三大开放园区及各镇街工业集中区产业集聚亮点纷呈,为实体经济提供载体支撑。高新区已初步形成特钢及金属制品、微电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机械智能制造四大产业集群,临港经济开发区拥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装备制造)、国家火炬计划江阴风电装备产业基地等10个国家级平台,全力建设金属新材料、新能源、机械装备、石化新材料四大产业集聚园,深化产业链协作。江阴—靖江园区正在打造中国民营造船、国家重钢结构两大基地和“特色冶金—机电—汽车零部件—特色车辆”“特色冶金—钢结构—船舶修造”两条产业链。全市镇街工业集中区中有7个被无锡市、江苏省先后认定为特色产业集聚区,占到全市产业集聚区(工业集中区)总量的54%。
7、企业实力提升明显。一批优质企业始终坚持深耕主业,做大产业,继续领跑同行。全市有9家企业入选2017年度中国企业500强,16家企业入选2017年度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12家企业入选2017年度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双良和法尔胜荣获“中国工业大奖”,今年1月份,法尔胜集团(金属丝绳、缆)入选全国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名单。海澜集团营销模式不断创新,“海澜之家”门店已超4000家,去年全年开票销售737.6亿元,增长33.4%,入库税金28.8亿元,增长27.5%;三房巷集团、澄星集团、华西集团、兴澄特钢等4家企业集团开票销售超300亿元;阳光集团、新华发集团、新长江集团等3家企业集团开票销售超200亿元,双良集团、华宏实业、法尔胜集团、利电能源、新树塑料、扬子江船业、远景能源、海达集团等8家企业集团开票销售超100亿元。
8、政策激励作用明显。去年以来,各级扶持政策尤其是我市“产业强市政策三十条”,明确在“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安排总额不低于100亿元的“产业强市发展资金”,具体落实在“项目招引与人才强企”“科技创新与模式创新”“做优做强与资本运作”“现代服务业与服务型制造”“绿色发展与集约发展”“发展环境与服务平台”等六大产业发展关键节点,2016年度全市累计兑付扶持资金(基金)20.30亿元,实现了对产业强市政策项目全覆盖,今年又对产业强市政策进行了优化完善,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企业投资的激励导向作用较为明显,有效撬动了企业装备更新和技术改造。2017年1—9月份,我市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同比增长17.3%,在建和拟建募投项目数量、投资规模均大幅上升。
二、当前我市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江阴工业经济和产业发展与宏观市场大环境息息相关,近几年受冲击较大、影响较深。当前我市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近几年来,我市实体经济受国际市场疲软、国际贸易争端不断、主要贸易体增长缓慢、国内市场需求不振等影响,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从统计公报看,我市的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从2010年的增长12.2%、15.1%下降到2013年的8.4%和11%,再降到2016年的7.1%和8.3%;工业总产值、工业投入分别从2010年的增长16.1%、22%下降到2013年的2.4%和20%,再降到2016年的1.2%和-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批发和零售业销售总额分别从2010年的增长18.6%、26.7%下降到2013年的12.8%和14.8%,再降到2016年的10.1%和11.1%。
2、实业信心有所减退。宏观经济整体疲软,城镇化建设、放开民营资本准入领域、金融体制改革等重大政策缺乏实际举措,企业对未来经济发展有所迷惘,投身实体经济的热情逐渐冷却,企业家信心受挫。同时由于虚拟经济活动的获利性远高于实体经济,踏实做实业的企业少了,投机、投资的多了。近年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部分实体经济受到冲击,不少实体企业的经济活动转向房地产、民间借贷等市场,甚至出现了虚拟经济火爆、实体经济弱化的迹象。
3、投资质量有所下降。全市工业投资的项目数量、规模和质量均比去年有较大幅度下降,“储备项目少、结转项目多,新引项目少、技改项目多,龙头项目少、中小项目多”的特点明显。与2016年相比,我市在建、拟建的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明显减少,2017年只有13个,比2016年度减少6个,这些项目总投资359.9亿元,下降了40%,2016年在手项目中拟建项目搁浅、投资规模大幅缩水等情况有所发生。同时,近几年我市工业企业设备投入始终保持在100亿元左右,设备投资占项目总投资的比重逐年下降,2016年占比为18%。
4、融资问题难以妥善化解。随着市场风险向金融市场蔓延,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开始提高,惜贷、慎贷甚至抽贷的现象屡有发生,银行为考虑资金安全更倾向将资金贷给政府项目和大型企业,对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而言由于缺少抵押担保,融资尤为困难。部分加工型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在原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在途、在产、在库的资金需求不断增加,企业资金链紧绷,经营风险极大。特别是2016年下半年以来,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纸张、化工原料等绝大部分原辅材料价格大幅上升,9月末线材、板材、电解铜、电解铝、PTA、棉花等材料分别同比上涨63%、50.6%、38.3%、27.1%、13.6%和7.7%,导致企业资金需求加大,融资难度加大。
5、人才缺失难以满足需求。当前企业人才紧缺矛盾较为普遍,除高端技术研发人才、高端经营管理人才外,中等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也不足,同时还缺少熟练技工,人才的不足已成为我市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制约因素。江阴市企业用工季度调查数据显示,全市不少企业在不断招聘员工的同时,却无法有效解决员工流失过大的问题,陷入了“招工不停流失不止”的怪圈,“招工难”问题依然存在。多数企业普遍表示存在“培训耗时耗力、流失痛筋痛骨”的尴尬;关键岗位人员的流失对企业发展将造成重创,企业为了留住人不得不增加福利,调查显示近八成企业工资较2016年有所上涨。
6、创新能力难以均衡提升。尽管我市实体经济的科技创新能力已得到长足发展,拥有了一大批品牌、专利、标准,但大部分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叫得响”的品牌还不多,大部分企业研发机构和研发力量还不足,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占比还比较低。目前我市多数企业由于高层次人才匮乏,博士、硕士占人才总量不足,生产一线高级技工人才占总量比例更低,严重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很多企业难以形成研发能力,即使引进技术和项目,也难以达到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目的。多数中小企业缺少原创科研成果,拥有专利数量严重不足,甚至还又一大批企业存在“零专利”。
三、对下一步做强做大我市实体经济的建议
通过走访调研,听取意见,调研组综合建议如下:
(一)做优营商环境,激发内生动力
1、弘扬精神,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市企业家凭借敢拼敢闯的江阴精神,为江阴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政府应继续发扬过去“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敢于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好作风,优化企业服务,深化集成改革试点和“放管服”改革,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传递政策和产业信息,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获得感。继续大力弘扬江阴制造和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和诚信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共同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激发企业家从事实业的信心和决心。
2、降本减负,提升企业发展能力。加强协同配合,全力打好降成本“组合拳”,及时全面落实“营改增”和国家支持小微企业、企业改制重组、非货币资产投资等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在企业呼声较高的制度性交易、人工、税负、社会保险、物流等方面,创新思路、精准发力,开展降低实体经济成本行动,全面减轻企业负担。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和实行政府定价管理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清单、收费标准、服务机构名单等制度并予以公告公示,清理和杜绝各种不合理收费特别是垄断性中介服务收费。支持符合条件的园区或企业组建售电主体直接购电,支持大用户开展电力直接交易。
3、改革松绑,提高企业发展动力。加快推进集成改革试点工作,推进政务服务“2440”和“一张网”建设,提供网上办事的便捷通道,实现数据互联共享,推进政务服务数据信息向社会开放。建立专门为企业服务的“江阴市企业服务网”网站,统筹一二三产涉企政策的归集和集中发布,组织好政策解读、要点梳理及信息发布,加强政策指导和宣传服务,提高惠企政策的知晓度和兑现率,着力解决政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开通企业家“网上直通车”,为企业家提供政策咨询、问题解答、投诉受理、建言献策等服务。建成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加强信息互联共享,健全跨部门监管协调机制;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综合监管执法体系,完善市场主体相关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与信用信息应用制度措施,对守信者实行减少检查频次、绿色通道等激励政策,对严重失信主体加强联合惩戒。
(二)做足创新驱动,提升发展能力
1、突出企业主体作用,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引导企业重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全面提升我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培训、座谈、考察、典型引导、政策激励等方式,让企业管理层真正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使企业特别是有研发能力的中小企业由“要我创新”向“我要创新”转变。推动大中小企业开展原始创新,鼓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或建立省外、海外研发机构,增强大中型企业从事核心技术研究和战略新产品开发的能力。
2、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瞄准制造业转型升级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定期研究和发布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施制造业共性技术创新行动计划。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对标国际先进技术和产品,支持特色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实施科技赶超工程,掌握核心技术,占领产品市场竞争制高点。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准、高质量、高技术的“三站二中心”以及高技术重点实验室,积极组织重点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对接合作,共建技术开发中心等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切实落实好支持企业创新的优惠政策,加强面向企业的政策宣传解读工作,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
3、推进双创平台建设,激发双创主体活力。推进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帮助企业减轻研发成本、攻克核心技术。发挥高新园区、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等主力军作用,整合人才、技术、资本、市场等多种因素,建设发展一批与现有产业紧密结合的孵化器、加速器和众创空间。鼓励孵化机构以市场化手段联合金融、投资、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组建孵化器联盟等行业组织,为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一站式服务。加强公共科技服务,不断壮大创业导师队伍,支持创业投资机构高管、企业家、职业经理人担当创业导师,搭建网络化的创业辅导平台,把创业导师工作绩效纳入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绩效评价。加强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向社会开放公共科技资源,引导科技资源参与社会化服务。
(三)做大产业规模,增强发展内涵
1、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分析研究产业链发展态势,加强与海内外投资促进机构、合作服务机构、国内外商业协会、在外成功人士以及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交流合作,构建可靠的信息来源,建立动态重大项目信息库。加强与央企、世界500强企业以及行业龙头企业的联系对接引进,借梯登高促进本土经济与外部经济的融合,积极引进一批引领性强、成长性好、带动性大的产业项目。完善重大项目招引评审制度,从税收贡献、环境保护、产业布局、投资效益、就业拉动等方面对项目进行全面评估,规范重大项目流程,加强项目质量管控。
2、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按照“储备一批、前期一批、开工一批”的要求,积极谋划建设一批有利于我市产业链完善、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结构优化的重大产业投资项目,统筹推进全市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加快项目落地、开工和竣工投产,提升项目数量和质量,确保产业投资规模适度增长。瞄准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推进集成电路、智能制造、先进传感器及物联网、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重大项目组织实施。支持企业加快装备提升和智能化改造,推进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中高端发展。
3、推动产业集群发展。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和升级的内在规律,按照布局合理、产业协同、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对产业集群进行科学规划和功能定位。突出核心技术和品牌产品的带动作用,瞄准技术发展前沿和制约集群发展瓶颈,加强配套技术研发,依靠协同创新拉长完善产业链条,实现技术和产品上中下游紧密衔接,提高集群整体竞争力。着力打造一批对于产业集群具有引领升级作用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重视培育集群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强化对与集群配套的中小微企业的服务,鼓励支持他们与骨干企业分工协作、相互支撑、联动配套、协调发展,实现大中小微科技企业梯度发展。
4、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依托江阴产业优势,按照《中国制造2025江阴五年行动计划》,强化产业发展导向,全面推进智能制造,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重点引进各类潜力大、裂变快的高端优势项目,加快形成新兴产业集聚效应;着力推进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突破高端环节、研发高端产品,努力提升区域竞争优势;加快推动高新技术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融合发展,培育一批研发设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等科技型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落实装备技改贴息等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更新、装备更新、工艺创新,提升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引导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嫁接合作,坚持技术引进和改造升级同步推进,加大新品开发力度,努力拓展传统产业发展空间;协调组织企业开展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加强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营销过程的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高端化水平。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制定完善规划,落实配套政策,加强引导扶持,下大气力抓好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金融、物流、商务会展等产业,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
(四)做强企业能级,提升发展质效
1、打造行业“旗舰企业”。加强龙头企业引育,集聚人才、金融、土地等要素资源,重点催生一批有技术、有实力、有前景的骨干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扎根实业、坚守主业,引导新兴产业重点企业把握产业发展机遇,进一步做强做大主业,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规模优势突出、引领全市经济发展大局的现代企业集团;引导传统优势产业的重点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通过延伸产业链、研发新产品、进军新领域等措施,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鼓励发展集团总部经济,支持主业突出、具有行业引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联合重组上下游企业,促进制造业向高端环节延伸,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以资金、技术、品牌、标准、专利和市场等优势,对资源利用率低、经营困难的企业兼并重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收购境外资源、优质资产、优势品牌和营销网络,加快我市企业的国际化步伐。培育一批综合实力强的大型龙头集团,延伸扩展研发、设计、信息化、售后服务等业务,支持大型生产型企业向“生产型+服务型”企业转变,形成若干具有系统集成、设备成套、综合服务能力的大型制造企业集团。
2、培育行业“隐形冠军”。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活力,采取科技信贷、股权投资、知识产权质押、推动企业上市和“新三板”挂牌等方式,扶持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高、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业做大做强。在终端产品细分领域,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外前列的“冠军企业”;在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培育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小巨人企业”;在基础制造业领域,通过加快提升装备水平和采用先进工艺,培育一批加工优势“特色企业”;在石墨烯等前沿产业领域,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引领产业突破的“创新型企业”。支持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协作关系,为大企业集团提供协作配套。鼓励支持小微企业入驻标准厂房,对 “亩产效益”好、科技含量高、品牌意识强、能耗低、环境污染少、用地难的中小微企业在达到一定规模时要优先安排工业用地。
3、实施品牌质量战略。品牌质量是实体经济的生命,积极引导企业树立品牌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坚持以质量立业、以品牌兴业,发扬“工匠”精神,抓好质量、品牌、标准建设,增强产品竞争力。牢固树立“品牌就是竞争力、质量就是生命线”的理念,坚定不移走品牌质量强企之路,用心维系产品和服务口碑,促进技术、资金、人才等优势资源向名牌品牌企业、质量标杆企业汇聚,逐步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从依靠价格竞争向追求品质竞争转变,努力把江阴打造成为具有显著影响力“自主品牌高地、质量标准高地”。实施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核心的“三品”战略,扶持品牌培育、运营和评估专业服务机构,创新提升“老字号”品牌,加大商标保护力度,着力推进品牌建设;实施工业精品创造计划,加强产品质量攻关,培育一批质量标杆企业;大力发展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检验检测、质量和标准化等公共服务平台,推出江阴制造、江阴服务、江阴设计等系列评价标准。
4、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引导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优化企业股权结构,加快引进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切实提高资源调配能力、市场开拓能力、成本控制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加快企业资本经营的步伐,强化融资方式创新,引导广大企业通过上市融资、股权融资、发行私募债等途径,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壮大“江阴板块”的阵容。推广应用卓越绩效管理、六西格玛、质量管理小组、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推动企业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信用管理,建立内部信用管理制度,推动企业信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五)做好服务保障,增强发展后劲
1、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深化“人才强企330计划”,继续实施“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加快引进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大高端人才招引,重点引进领军人才和高端领域的专业核心人才,不断充实我市国家人才和“柔性人才专家库”;大力推进国家、江苏引智项目工作,加大与国内外专家组织的技术合作,引进产业创新发展急需的高级工程师、高技能人才和海外工程师。加强企业家、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专技人才三支队伍培育,大力实施企业家培训工程,以骨干企业为重点、“双百”企业为引领,分行业、分层次、长期系统地对企业家进行培训,重点组织开展企业家战略管理水平、企业接班人全面管控能力、高级经管人才管理实战技能等培育,努力培育出一批知名企业家;深化与国内著名高校、研究机构的科研和教学合作,分专业分批次组织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研修班,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接科研院校,鼓励校企一体化办学、中高等职业教育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积极引导企业利用在线网络培训平台和职业技术学校的服务优势,深入组织企业全员培训。
2、落实“财”的有效供给。完善财税激励政策,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继续整合完善各类扶持政策和财政性专项扶持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重点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及服务业发展等领域;加强对产业政策(产业强市实施意见)的动态评估和修订完善。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度,进一步集聚金融、中介服务资源,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大股权投资力度,提高股权投资效率;积极引进风投、创投机构,发展风险投资,健全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本支持创新创业;积极推动面向中小微企业的风险池资金贷款工作,扩大融资规模,做大融资总量,为中小微企业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积极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争取我市列入“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市、区)名单”,探索实施“允许集体土地附着物办理抵押贷款”的模式,千方百计降低实体经济融资准入门槛。建立符合中小微企业的信贷准入、审查、审批制度和服务流程,在有效管理风险的前提下,探索运用“年审制、无还本续贷、循环贷款”等方式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贷款难、周转难的问题。
3、加强“物”的要素配置。进一步强化开放园区和工业集中区用地规划管理,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优化用地结构布局。加强实体经济的土地、资金、电力、供水、人才等方面的要素保障,每年推出一定量的发展实体经济用地,重点用于重点重大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央企对接项目以及传统产业提升与集聚项目的建设。有效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大力发展高标准厂房和规模化工业地产,切实提高工业用地经济承载能力和土地产出效益,鼓励企业挖潜增效、盘活存量土地,实现土地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和高效配置。依托无锡市推出的“市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管理平台”,建立以“亩产、亩均贡献论英雄”的机制,按照工业企业亩均税收贡献度,对企业实施分类滚动管理,分级进行帮扶与指导,淘汰关停一批“三高两低”(高消耗、高污染、高风险、低产出、低贡献)的企业,集聚更多的资源支持符合我市产业发展导向的“新三高两低”(产出高、附加值高、贡献高、污染低、消耗低)的资源节约型企业发展,进一步提升实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