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天地 > 专题发言内容
优化创新生态 打造创新“风景” ——关于江阴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调研与思考
发布日期:2018-01-24 来源:

民盟江阴市委员会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江阴实体经济发展进入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加快打造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让创新“盆景”尽快成为靓丽“风景”,使创新真正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已经成为江阴持续做强做大实体经济、继续巩固县域领先地位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对相关部门和周边先进地区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如下思考。

一、主要亮点

近年来,江阴大力实施产业强市首要战略和创新驱动核心战略,不断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依靠创新链带动产业链,持续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全市创新氛围更加浓厚,创新成果不断显现。

1、聚力产业创新,产业体系持续优化。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产业高端和技术创新环节为重点,大力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计划,一批引领产业升级、支撑企业转型的重点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壮大。201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611.93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94%,科技创新人才企业销售超1000万元的达到23家,建成创成国家特色产业基地6个。

2、聚力企业创新,创新主体不断涌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引导和鼓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强化质量、品牌、专利、标准建设,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创建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培育了一批掌握行业前沿技术、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全市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11家、省民营科技企业1500家,101家企业成为339项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第一起草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8.4件。

3、聚力平台创新,高端要素不断集聚。以产业集群、创新联盟为核心,以开放园区、众创空间为支撑,大力构筑区域创新高地,打造创新平台。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企业研发机构近1200家,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企业技术中心7家、工程技术实验室1家;建成诺奖得主研究院5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8家、院士工作站10家;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众创空间8家。

4、聚力人才创新,人才培育稳步发展。出台“暨阳英才”计划23条,全面实施“六大人才工程”,初步形成了“人才引领科技、科技驱动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良性发展格局。目前,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达到35.5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26万人,拥有国家人才30名、省“双创计划”人才58名、省创新团队9个。柔性合作院士45名,国际人才市场(江阴市场)柔性人才库入库人才数量达到9万多人。

5、聚力服务创新,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先后出台产业强市30条、优化产业强市政策10条、科技创新20条、企业降本减负32条等系列政策,以科技信贷为重点创新开展科技金融合作,充分激发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2016年以来,兑现政策奖励20.3亿元,降低企业成本71.8亿元。获批无锡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52项,获得上级科技扶持资金近亿元;落实高企所得税减免优惠政策8.4亿元;累计发放科技贷款突破8亿元,惠及科技型中小企业150余家。

二、突出短板

一是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少,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从全市来看,先进制造业占比较小,企业创新能力总体薄弱,大都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2016年全市仅有62%的规模以上企业存在R&D活动,R&D人员21022人,R&D活动经费829232万元,分别占全部职工的34%和全部利润的23%。重模仿、轻创新,重引进、轻开发等现象较为普遍,导致众多企业、全市产业、江阴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与江阴的县域地位极不相称。

二是高层次人才缺乏,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企业人才层次普遍较低,高层次人才在专职人才中所占比重较小,一线员工受教育程度较低。2016年,全市科技活动人才达到16万人,但中高级人员仅占23.37%;同年技术工人达到36万人,而技术工人中中高级人员占39.89%,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更低,并且受行政级别制约、城市品质影响、用工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科技人才流失、用工荒等问题较为突显。

三是创新平台水平不高,创新要素集聚不充分。目前虽然已建立了众多的合作研发和技术中心、工作站等,相关部门围绕产学研合作也出台了很多政策,但存在落地效应不高,“雷声大雨点小、政府企业形象化”等问题。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各大主体之间还没有充分形成良性互动、有效协同机制,没有充分发挥各自的真正优势形成合力。

三、相关建议

中共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七大战略中,有三个(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直接与创新相关,江阴应深入贯彻、加快落实,全力营造企业、政府、社会、科研机构、科技工作者、创业创新人才之间同心同向、良性互动的创新生态,让创新真正成为江阴新一轮发展的第一动力。

1、加快创新主体培育,打造自主创新高地。使企业成为凝聚人才的主体、科技投入的主体、创造知识产权的主体、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是激发创新的第一课题。建议:以自主创新为引领,更好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实现企业从“制造”向“创造”的根本转变。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法尔胜从麻绳到钢绳再到“光绳”,50多年长盛不衰的关键,就是始终坚持在“科技兴企”上舍得投入;兴澄特钢在全国钢铁行业亏损530多亿元的寒冬中一枝独秀,靠的就是“钢铁是科技炼成的”;扬子江船业占据全国船舶制造业超过四分之一的利润,凭借的就是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要激励企业始终把技术创新放在首位,加快对接科研院校、培养创新团队、搭建研发平台,加快突破高端技术、转化科技成果、研发高端产品,加快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申报专利技术、制订行业标准,使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应对危机的制胜法宝、决胜市场的独门利器。更加注重品牌创新。我市品牌数量虽然名列全国同类城市前列,但是真正叫得响、传得远的还不够多,而像阳光集团那样把自己的品牌做成“中国世界名牌”的就更少了。要帮助全市更多企业确立“做企业就是做品牌、好企业必定有好品牌”的理念,把品牌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把树品牌和树形象结合起来,制订品牌战略,加大品牌宣传,创新品牌营销,强化品牌保护,打造出更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江阴品牌。更加注重模式创新。当今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产品、服务的竞争,更多的是商业模式的竞争。海澜集团从做面料做服装到品牌连锁经营、双良集团从卖产品到提供集成解决方案,都是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赢得了更好的发展机遇。要扶持广大企业根据行业特性、自身特色,大力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商业模式创新,以全新的营销模式、运营模式、盈利模式,推动企业跳出传统竞争的重围,进入豁然开朗的新天地。

2、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在系统规划、科学分工、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广栽“梧桐树”,引来更多的创新“凤凰”,集聚更多的创新要素。建议:一方面,继续深化高新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以集成改革为契机,积极向上对接,争取将江阴高新区作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享受的政策扩展到临港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甚至全市各板块,以更大的政策红利,把全市域打造成最大的创新平台。另一方面,狠抓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引导和推动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设立企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研发(工程)中心等,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加快实现规上企业研发机构、科技活动全覆盖。也可鼓励企业异地布局,在海内外智力富集地区设立异地研发机构,或共同出资打造中小企业共用的研发大楼等,把科技活动切实做起来。

3、加快创新产业发展,打造产业创新高地。我市高新技术产业被高新技术企业掩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真正属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国际认可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企业很少。建议:紧贴我市产业实际抓创新。一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集成电路、光伏和风能为主导的新能源,石墨烯和机器人及其智能机械等领域抢占产业制高点,完善产业规划布局,加强对高端产业的投资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发展成长性强、未来空间大的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形成我市经济新的增长极和创新极。二是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加快传统产业和关键领域技术改造,促进江阴制造向江阴“智”造转变。发挥海澜之家智能仓储、兴澄合金新材料等典型示范作用,大力实施一批智能化改造项目,建成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大力培育和发展集成电路、车船装备及零部件制造、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和产品,加快形成一批定位明确、特色鲜明的智能装备制造园区和企业。三是加快现代服务业联动化,推动二三产联动发展,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科技型服务业。

4、加快人才引育集聚,打造创业创新高地。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建议:用足用好、不断完善“暨阳英才计划”。在全面优化人才环境的基础上,发挥企业优势,用好产学研合作、诺奖得主研究院等载体,加快引进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能够突破关键技术的项目负责人和创新团队,使企业能够迅速占据产业最高端,实现裂变成长。如新潮集团通过收购行业内世界顶级的研发企业新加坡星科金朋,打破技术天花板;中特集团把总部从上海迁到江阴,顶尖团队和人才都回来了。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围绕企业急需的各类车间顶级“工匠”,发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和各类职业技术学校作用,推进“厂中校”“校中厂”,办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加快大学生回归,促进江阴籍大学生回归家乡,吸引就读江阴高校的毕业生在江阴择业、创业,让更多的年轻人来到江阴、留在江阴。

5、加快城市品质提升,打造环境创新高地。政府在推进创新上有“高温度”,全社会在创新上才有“高浓度”。建议:重点抓牢“三个浓度”:一是产城融合浓度。主城区加快提高宜居度、魅力度、国际化浓度,让高端人才住得好、办公好、孩子教育好,各镇街园区全力提高产城融合程度。二是资本金融浓度。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摈弃“天女散花”“锦上添花”式直接补助的老套路,采取“优中选优”竞争性分配机制,增强企业科技人才政策获得感;创新金融服务、金融产品、融资模式,完善科技金融服务链,更好扶持创新产业、培育壮大创新企业。三是政务服务浓度。深入推进集成改革,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实现“2440目标”,加快建立高效率、高精准制度供给,使企业处于一个相对纯粹的创新创业环境之中,真正为全市创新发展营造出“风景这边更好”的温暖环境。

】 【 打印】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