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素有“中医之乡”的美誉,中医文化底蕴深厚,历代以来医派众多、名医辈出。在今年召开的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上,民盟江阴市委员会集体提出了《弘扬中医文化 推动我市中医发展的建议》,建议进一步擦亮澄江中医名片,全力推进江阴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三伏天是中医冬病夏治的黄金时期。近日,在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记者看到不少市民正在有序排队体验穴位贴敷,并交流起贴敷后的体验。“市面上三伏贴太多不好分辨,今天到中医院来了解了什么是权威正宗的‘冬病夏治’疗法,收获不小。”市民王俐说。据悉,医院还通过“针、药、灸、罐”相结合的中药特色治疗手段,以及多种个性化中药剂型,如养生体质茶、中药膏滋、中药香囊等,满足不同患者的健康需求。
市中医院副院长花海兵告诉记者,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越来越关注中医药文化,其“治未病”的防治理念,“因时因地”的四季节气养生理念,“食饮有节”的营养理念,“起居有常”的作息理念和“养德养生、养气养神”的保健理念等在守护广大群众身心健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表示,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播推广科学、健康的生活理念,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中医理念、知识和技术,有利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文化需求,实现生活中医化,融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江阴不断传承吸收区域优质中医资源,陆续成立赵景芳、黄煌、袁士良、陈正平、樊志敏等省名中医工作室,并不断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供给,目前,建立覆盖所有镇街的中医馆21家、中医阁共142家,打通了中医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作为民盟江阴市委员会集体提出的《弘扬中医文化 推动我市中医发展的建议》的撰写人,市政协委员杨晓丽认为,当前江阴中医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和服务体系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有着较大发展空间。“我希望相关部门在中医药领域持续发力,将这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分享给世界,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中医药文化。同时,积极探索构建一流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为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杨晓丽说。
作为此项提案的主办单位,市卫健委在接到政协提案后认真研究、深入研判,并积极与市科技局等部门对接,共同推动提案办理。“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大力实施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优化人才层次布局,推进‘共享中药房’、名中医工作室及基层特色专科建设,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并依托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两大医疗集团,开展继续教育培训班、送技术下乡等活动,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让中医药服务惠及更多群众。”江阴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孙军卫表示,下一步,市卫健委将围绕《江阴市“五大文化”品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重点任务和目标,进一步开展中医药文化源流及内涵研究,落实中医药文化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加强江阴中医流派内涵建设,深入挖掘特色流派的精华精髓,梳理传承谱系,凝练流派精神标识,推进医籍医案编撰,打造名家人物群像。持续做好特色理论、技术、疗法、方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应用,切实加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