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
副主任中医师
市中医院肛肠科副主任
袁保
近日,一位12岁小朋友粪便嵌顿7天来我院儿科就诊,儿科主任一看肛门口扩张、粪便嵌顿也是束手无策,来肛肠科会诊,患儿坐在轮椅上由父亲推过来,疼痛难忍,坐立不安,经局麻下粪便嵌塞清除处理,患儿露出了微笑。其实,粪便嵌顿经常出现在老年人群中,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功能性便秘这一肠道的“沉默杀手”。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功能性便秘正悄然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隐形困境”。据统计,我国成人功能性便秘患病率高达15%-20%,且呈年轻化趋势。长期便秘不仅导致腹胀、腹痛等不适,更可能诱发痔疮、肛裂,甚至增加结直肠癌风险。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呼吁全社会重视这一肠道健康危机,科学掌握其检查与治疗方法。
一、引起便秘的常见原因
1、进食量过少或食物缺乏纤维素、水分,不足以刺激肠道的正常蠕动。
2、老年人的结肠平滑肌张力减低和蠕动减弱、排便放射减弱或消失,腹肌、膈肌及盆底肌张力减弱。
3. 精神因素:长期处于焦虑或抑郁状态可导致便秘,尤其以女性及老年人为多见。
4.排便习惯不好,平时没有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有便意时忍便不排,导致粪便越积越硬越难排除,最终导致粪便嵌顿。
5.药物因素,某些止痛类药物,高血压药物及神经科用药物均会导致便秘的发生。
图片来源:中国医学科普中心
二、多维检测:破解便秘的“密码”
功能性便秘的精准诊断依赖于系统化的医学检查。首先,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了解排便频率、粪便性状及伴随症状。粪便潜血试验可初步筛查肠道出血,而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查等则能排除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继发性因素。
针对功能性便秘的专项检查包括:
1. 结肠传输试验:通过口服含24颗标志物的胶囊,48-72小时后拍摄X线片,评估结肠运输速度,判断是否存在慢传输型便秘;
2. 肛门直肠测压:利用压力传感器检测肛门括约肌张力和直肠感知功能,明确是否存在排便协调性障碍;
3. 排粪造影:通过动态X线观察排便过程,直观呈现直肠脱垂、会阴下降等出口梗阻性病变;
4. 球囊排出试验:评估直肠对充盈刺激的反应及排便能力,辅助判断功能性排便障碍。
根据以上检查,功能性便秘可分为三大类:
1. 慢传输型便秘:肠道蠕动功能减弱,粪便在结肠中传输缓慢。患者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结肠传输试验显示标志物滞留。
2. 出口梗阻型便秘:排便时肛门、直肠功能不协调,导致粪便排出困难。常见于盆底肌痉挛、直肠脱垂等,排粪造影和肛门直肠测压可明确诊断。
3. 混合型便秘:同时存在慢传输和出口梗阻的双重机制,临床症状更为复杂,需结合多种检查综合判断。
图片来源:中国医学科普中心
三、阶梯治疗:定制个性化解决方案
功能性便秘的治疗需遵循“循序渐进、因人而异”的原则,从基础干预到进阶治疗逐步推进。
1. 生活方式重塑是根本:膳食优化:每日摄入25-35克膳食纤维(如燕麦、玉米、西兰花、苹果),搭配1.5-2升温水,可显著改善粪便性状;运动干预:每周进行3次以上有氧运动(如慢跑、太极八段锦等),配合腹式呼吸训练,增强肠道蠕动;排便训练:建立定时排便生物钟,晨起或餐后15-30分钟尝试排便,排便时避免阅读、看手机等分心行为。
2. 药物治疗需精准:容积性泻药:如小麦纤维素,通过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渗透性泻药:如聚乙二醇4000,安全温和,适合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如酚酞片,需严格控制疗程,避免结肠黑变病;促分泌药:如鲁比前列酮,可刺激肠道分泌,改善便秘症状。西药药物治疗需要专业的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长期使用耐药和副作用。
3. 中医中药治便秘:中医药在便秘治疗中通过整体辨证,针对肠道津亏、气滞、阳虚、实热等不同病机,采用中药方剂(养阴生津、健脾行气、温肾通便等方法)、中医膏方(中医院肛肠科自制润肠通便膏)、中医穴位贴敷(中医院肛肠科自制中药通便贴)、食疗(蜂蜜、黑芝麻等)及针灸理疗(足三里、天枢穴)等方法,调节脏腑功能,滋阴润燥、行气通便,改善肠道环境,同时注重生活习惯调整,以达到标本兼治、副作用小的特点。
4.创新疗法带来新希望:生物反馈治疗:通过生物反馈治疗设备指导患者调整排便时的肌肉协调,对排便障碍型便秘有效率达70%;肠道微生态调节:特定益生菌制剂可改善肠道环境,部分患者配合粪菌移植可获得长期缓解;神经调节治疗:骶神经刺激术等新兴技术,为顽固性便秘提供了微创治疗选择;如果以上治疗均不能缓解,还可以外科手术治疗,如出口梗阻型便秘,直肠黏膜脱垂,直肠前突等均可通过手术解决,当然,外科手术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后决定,特别是次全结肠切除术,术后也会带来生活质量的下降,需谨慎对待。
功能性便秘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如果出现便秘的症状,应该至便秘专病专科就诊,通过科学的检查、明确的分类诊断和规范的治疗,多数患者能够重获顺畅排便的轻松感。让我们共同关注肠道健康,打破便秘的“沉默枷锁”,为高品质生活筑牢健康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