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天地 > 委员风采
周肖军:“同心解忧”奏响基层治理“同心曲”
发布日期:2025-06-09 来源:

为切实发挥政协委员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助力江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政协微信公众号推出“新时代新作为——我是政协委员”专栏,充分展示新时代政协委员新样子。

委员名片

周肖军,江阴市政协委员、“同心解忧”委员工作室璜土实践基地召集人、江阴市璜土镇利城村党总支书记、主任。

“同心解忧”

奏响基层治理“同心曲”

在基层治理的广袤天地中,村书记是关键的“领头雁”,肩负着带领村民谋发展、解难题、促和谐的重任。近年来,璜土镇依托“同心解忧”委员工作室平台,周肖军作为一名来自基层一线的村书记,同时也是一名政协委员召集人,以实际行动奏响基层治理“同心曲”,让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使委员履职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绘就乡村发展新画卷。

 “乡村六点半”

架起连心桥,解开民生结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周肖军深知,只有深入群众,才能真正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璜土镇利城村通过“乡村六点半”党群议事会架起沟通“连心桥”,经他牵头,利用村民晚饭后的闲暇时间,由村“两委”干部、网格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乡贤能人等共同参与,在村党员中心联户家中共同协商议事。同时,他主动参与议事会,认真倾听群众的诉求,耐心解答群众的疑问,并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为解决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议事会上,坚持“民事民议、民事民决”的原则,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展开讨论。议题涵盖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矛盾纠纷调解、惠民政策落实等各个方面。2024年以来,他参与的璜土镇利城村“乡村六点半”党群议事会共计16次。如在李家湾自然村村庄整治工程中,有部分村民提出,村庄后面的50余亩荒田,长满杂树,环境脏乱,沟渠水路不通,一直是一个痛点问题,经过2次党群议事会,他了解到,该50亩荒田涉及2个自然村21户村民,协调难度大,矛盾纠纷多,通过党群议事会选出了3名村民“代言人”,他与3名“代言人”村干部、网格员,通过入户走访做工作,电话沟通协调,最终确定了土地复垦工程计划,并顺利与该21户村民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由利城村委负责将土地平整将荒田恢复成农田,并与种田大户签订土地承包协议,承包土地收益全部归农民所有,实现了环境提升、土地利用与村民增收三赢的局面,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在此基础上又顺利开展了李家湾自然村村庄整治工程,良好的沟通和彼此的信任都为工程的顺利推进夯实了基础。

“乡村六点半”党群议事会

土地复耕前

土地复耕后

整治前

整治后

脚步丈量民情

提案里写满赤子之心

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村“两委”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凝聚各方合力。周肖军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积极调动委员、党员、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进基层就都是办法。”这是他写在委员履职手册扉页的座右铭。2024年以来,他走访了璜土镇利城村40余户葡萄种植户,了解到设施大棚的社会化服务几乎为零,大棚内除草、打药、施肥等均依赖人力,效率低费用大,是农民口中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如果自己购买设施大棚机械化工具,成本增加,使用和维修成本都是一个未知,为此他专门提交了关于在乡村建设设施大棚社会化服务站点的提案。这样的提案,不是闭门造车的产物,而是用脚步丈量出来的温度。走访过程中,他还通过“三必访四必问”工作法(困难家庭必访、矛盾纠纷必访、能人乡贤必访;政策落实必问、急难愁盼必问、发展建议必问、干部作风必问),同心同行,解忧助困。

同心共治结硕果

治理效能持续释放

“同心解忧”,解的是群众的难题,暖的是群众的心,聚的是发展的合力。璜土镇“东大门”建设项目的落地,利城自然村美丽农居建设项目获评无锡市美丽农居示范村、李家湾自然村村庄整治工程、李家湾自然村50亩高标准农田的建设项目的完成。这些变化印证着,当政协的协商优势与基层的实践需求相结合,就能产生“1+1>2”的协同效应。2024年以来,在周肖军书记的带领下,璜土镇利城村通过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联动,共推动落实民生项目7个,化解矛盾纠纷36起,培育“村民议事代表”126名。更可喜的是,通过政协的示范带动,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加入基层治理,形成了“众人划桨开大船”的生动局面。

从树下的畅所欲言,到田埂上的促膝长谈;从带着温度的提案,到实实在在的改变,“同心解忧”诠释了“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深刻内涵。周肖军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厚植为民情怀,在基层治理的道路上,用真心换真情,用实干赢民心,让政协协商与基层治理的融合之路越走越宽广,在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上,书写更多“同心筑梦”的精彩篇章!

】 【 打印】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