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天地 > 委员风采
黄奇评:以“链”为笔绘就民企报国担当画卷
发布日期:2025-08-11 来源:

为切实发挥政协委员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助力江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政协微信公众号推出“新时代新作为——我是政协委员”专栏,充分展示新时代政协委员新样子。

委员名片

黄奇评,无锡市政协委员,江苏大经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江阴市福建商会会长。

以“链”为笔

绘就民企报国担当画卷

在奔腾不息的时代浪潮中,黄奇评——这位江苏大经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的掌舵者、无锡市政协委员、江阴市福建商会会长,以其独特的“供应链”思维为经纬,在实业报国、履职为民、情系桑梓的三重舞台上,书写着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时代答卷。

铸“链”革新

 引领大经供应链的智慧蝶变

江苏大经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钢铁交易、加工、物流、仓储、供应链金融、钢铁电商、信息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服务企业。在公司的智慧大屏前,跳动的数据折射着黄奇评的战略布局。他主导的“平台化+数字化+生态化”转型,让这家成立于1983年的传统钢贸企业,蜕变为年销售钢材超500万吨、营收破200亿元的行业标杆,连续8年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传统产业,必须转型升级,走科技创新之路,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搏击向前。面对钢铁行业的传统格局与时代挑战,黄奇评以远见卓识引领大经完成了一场深刻的“智慧蝶变”。他亲手编织的“钢铁产业互联网平台”,如同一张无形的智慧之网,将全国2000余家供应商的产能与3000多个终端客户的需求紧密相连。原料采购、仓储物流、终端配送……曾经割裂的环节在线上无缝协同,效率如清泉奔涌,资源如百川归海。冰冷的钢铁,在他的布局下拥有了流畅的“生命线”;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通过AI算法对10万+历史订单建模,钢材需求预测准确率提升至92%,库存周转率提高40%;在生态化发展上,与高校共建“钢铁新材料实验室”,联合开发的低能耗建筑用钢产品,助力300余个绿色建筑项目落地,将“绿水青山”的梦想深深砌进城市的脊梁。

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枢纽经济”的要求,2025年,大经启动升级“工贸服技一体”战略,投资15亿元建设的智能制造基地投产,将供应链服务延伸至生产制造环节。黄奇评指着基地沙盘说:“这里不仅是生产线,更是产业链协同创新的试验场。”

从一家传统钢贸商,蜕变为行业标杆和智慧供应链的领航者,黄奇评书写着很多传奇故事。

建“链”献策

书写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

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智慧,转化为推动更广领域进步的良策,是黄奇评作为政协委员的自觉担当。他的履职坐标,深深扎根在繁忙的车间里、轰鸣的机器旁、物流司机的风霜里、财务总监的账本中。他的脚底板沾满了工厂的油污,耳朵里装满了市场最真实的叹息与期盼。

“经营企业是让内部的链条高效咬合,履职建言则是为整个区域的发展链条疏通经络,目标都是追求那份最高的效率和最实的福祉。” 在政协分组讨论的热烈现场,他的发言从不浮于表面,总带着车间里机油的气息和交易平台键盘敲击的回响。一次关于区域经济的激辩中,他以亲身经历的钢铁供应链“卡脖子”之痛为例,将生产性服务业比作产业循环不可或缺的“隐形血脉”,剖析得鞭辟入里,瞬间点燃全场共鸣。

二十余载产业一线的深厚积淀,熔铸成他饱含深情与洞见的提案:《关于进一步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强化支持的建议》,这不仅仅是一纸建言,更是他俯身倾听百余家企业心跳后,开出的“强心处方”,设立专项引导基金、搭建跨行业服务平台等8项精准举措,直指政策落地的“痛点穴位”,字字句句饱含对产业生态优化的热切期盼;《关于落实落细税惠政策的建议》,他提出的“政策智能匹配系统”构想,如同一把精巧的钥匙,旨在捅破政策红利与企业需求之间那层“窗户纸”,让阳光雨露精准滴灌到渴望滋养的市场主体。他深知,政策的“最后一公里”,连着万千企业的冷暖与信心。

他牵头组建的“民营企业发展智库”,产出的12份沉甸甸的行业分析报告,如同清晰的“经济心电图”,为地方政府精准把脉、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这些凝聚着“滚烫车间温度”的建言,是他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智慧破解难题,用赤诚为发展建言的生动写照,体现了新时代政协委员的责任与担当。

聚“链”同心

共绘商会发展新蓝图

江阴市福建商会的会客厅里,黄奇评用闽南语与乡贤交谈的场景,是商会最温暖的画面。他将供应链思维融入商会建设,搭建起“资源链”“情感链”“责任链”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为漂泊在外的闽商们精心打造了一个充满归属感、获得感和责任感的“温暖家园”。

为架起发展的“金桥”,他不辞辛劳,带队组织12批次闽商赴福建考察,推动光电显示、食品加工等6个产业项目落地江阴;为报答第二故乡,他精心策划了“江阴投资环境推介周”,成功吸引福建企业在澄投资超30亿元。一位闽籍电子企业负责人谈起黄会长,言语间满是感激:“他不仅带我们看园区、讲政策,连我们员工孩子上学遇到困难,他都记在心上,亲自出面协调解决。这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谊,让我们感觉江阴就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商会设立的“闽商成长学院”,已举办56期行业沙龙,促成企业间技术合作项目43个;他倡导建立的“诚信经营红黑榜”,则如一盏高悬的明灯,照亮了新时代闽商诚信经营的金光大道,守护着这个群体共同的金字招牌,让“闽商”二字在江阴更加熠熠生辉。

“作为会长,我有责任带领商会会员共同致富,把企业发展好,把社会责任履行好。”黄奇评动情地说。

从提案建议到产业升级,从企业车间到商会客厅,黄奇评的三重身份如同精密咬合的链条,驱动着他在“为企业谋发展、为行业探新路、为乡情筑纽带”的道路上持续前行。这位用“链”思维书写多维人生的实干家,正以更开阔的视野,绘制着新时代企业家的责任图谱。

】 【 打印】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