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提案督办月”
系列报道之五
推进道闸精细化管理
提升小区生活品质
随着私家车保有量逐年攀升,老旧及安置小区“停车乱、管理难”问题日益凸显——车辆占用消防通道、人车混行、外来车辆挤占业主资源等现象频发。智能道闸系统作为“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虽已在多数小区落地,却在实际运行中因规划、设备、管理等问题未能充分发挥效能。今年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上,新桥镇政协工委提交了《关于规范智能道闸安装提升拆迁安置小区管理品质的建议》,希望推动多方协同破解痛点,切实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新桥镇目前有35个物业小区,其中商品房小区15个,安置房小区20个,基本实现门岗智能道闸人车分离全覆盖。智能道闸的上线,为当地探索实践“智慧社区”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新桥镇政协工委在实际调研时发现,受基础条件、地理位置等各方面因素影响,部分道闸的使用不尽如人意。“一是门卫布局不合理:有些门卫与原有的快递柜位置有冲突,有些门卫设置视线遮挡,有些门卫离道路太近、通道过窄,不利于人车分离;二是设备性能有待提升:部分道闸在手动操作、夜间或光线较暗时反应延迟,增加了后续的维护成本和安全风险;三是使用管理存在短板:多数安置小区门卫人员年龄偏大,对新技术接受较慢,操作道闸有困难。同时,农村安置房小区居民对道闸管理认识不到位,也导致了管理难度的增加。”新桥镇党委副书记市政协委员赵叶勤介绍。
智能道闸的正常使用关乎小区秩序和百姓的幸福指数,新桥镇政协组织召开专题协商会议,本着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多措并举,因地制宜,确保智能道闸真正发挥作用。“制定智能道闸使用规约,明确智能道闸的安装标准、使用原则、维护责任以及违规处理办法,确保有章可循;加强对物业管理方面的培训和考核;制作道闸管理居民须知手册或宣传页;利用党群资源引导居民理解支持并按规用好道闸。”赵叶勤说。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市住建局高度重视该提案办理,将智能道闸优化提升纳入“智慧社区”建设重点工作,通过“试点先行+全面推广”的方式,推动问题逐一破解。在新桥镇黄河二村,“数智黄河”可视化管理平台已率先落地,成为道闸管理与社区治理融合的典型案例。“这个智慧大屏把车辆进出数据的明细,包括车牌、车主信息和我们居民进行比对,还把我们社区内覆盖的重点场所、重点路段、人员密集区的124只高清摄像头全部接到平台端,全社区的车辆、人员实时进出情况我们可以全部了解到位,信息全面,管理更精准。”新桥镇黄河社区居委委员谈美君向记者介绍。
针对全市智能道闸推广中的共性问题,市住建局物业管理科联合相关部门和新桥镇,研究制定专项推进方案,并明确具体落实举措。“一方面组织专业力量优化小区道闸合理布局;加强道闸设施设备的提升,推动功能升级;督促物业企业对小区门岗参加技能培训。另一方面,我们还将通过公众号加强对居民的宣传引导,提高配合度,共同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市住建局物业管理科负责人徐蕾说。
智能道闸的精细化管理不仅是政协提案落地的生动实践,更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随着各项举措的推进,将进一步提升小区管理效能,让“智慧”真正服务于居民生活,绘就更安全、更便捷、更幸福的社区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