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提案督办月”
系列报道之八
大力发展枢纽经济
以区位优势再造发展胜势
随着沪宁沿江高铁、锡澄轨道交通S1线陆续开通,江阴正式迈入“双铁时代”,锡澄一体化、江阴深度融入长三角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今年召开的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上,民建江阴市委会集体提交了《关于强化“双铁”支撑力,推动轨道上的江阴提速增效的建议》的提案,希望紧紧把握“双铁”开通这一契机,培育发展枢纽经济,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近日,江阴站高铁快运发出首批江阴特产月城双泾葡萄,5小时后这些葡萄准时送到了北京客户手中。“有了高铁运输,我们早晨采的葡萄,中午就能到外省客户手里,损耗也降下来了。”双泾葡萄园果农邹方刚欣喜地说。
江阴站自7月1日起开通高铁快运业务,主要运输药品、生物样本、紧急标书及生鲜食品等高时效性品类,发往北京、广东、湖北、上海等地区。针对温敏货物,铁路还提供专业恒温冷链箱。江阴站高铁快运全国2000公里内可实现当日达,与公路运输相比,物流效率提升约60%。现场负责人张芳介绍,未来还将规划推行“江阴高铁快运+产业带”模式,并依托江阴站推介江阴特色产品,“探索开通生鲜专线、特色产品快运专列,让江阴好物搭上高铁快运‘顺风车’。”
截至2024年底,江阴站累计到发旅客超475万人次,S1线客流总量达1403万人次。“双铁”梦圆给群众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在民建江阴市委会常委、参政议政委主任冯佳佳看来,江阴轨道交通仍然存在起步较晚、效应不明、人才难聚等不足。为此,民建江阴市委会前期实地走访了江阴高铁站,了解江阴站和锡澄S1线的规划、运营及管理工作,并与发改、工信、交通、文体广旅等多部门进行深入研讨。结合调研和交流情况,冯佳佳认为,应细化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衔接,抢抓盐泰锡常宜铁路和江阴站存车场建设的机遇,在站场周边服务区以及外围打造上完善细节,同时发挥好区域合作、地缘科创、文旅品牌等特色优势,让“双铁时代”更好助力江阴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围绕打造长三角沿江城市群重要交通枢纽这一目标,江阴加速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盐泰锡常宜铁路江阴段及江阴站增建动车存车场正式开工建设,沪武高速扩建江阴段、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及南接线工程加快推进,锡澄路暨南大道以南段、滨江路(城区段)快速化改造等项目先后建成通车。江阴高铁站通过数据融通实现多式联运无缝衔接,并配备各类便民设施和商业配套,全面提升旅客出行体验。“快递上轨道交通”项目合作签约,江阴成为全国率先利用市域轨道交通开展快递运输的城市。S1线外滩站周边商业配套不断丰富,串联高铁、地铁、公交路线,已开发出亲子、人文、研学等主题旅游线路。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柳仁军表示,接下来,市交通局将加快推进盐泰锡常宜铁路江阴段及江阴站增建动车存车场建设,规划建设月城公铁水多式联运物流枢纽,精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智慧交通服务体系建设。配合工信、文旅等部门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轨道交通装备新产品研发、“双铁”沿线文旅新业态新项目的拓展,加深产业配套布局,为江阴枢纽地位的升级、城市能级的跃升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